三分之一新西兰人网购被套路!欺骗性设计每年让消费者损失数百万纽币

作者: Alan Wei   日期:2025-11-13 14:15 阅读:0  来源:天维网编译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最新研究显示,新西兰人在网购时被巧妙的设计手法诱,每年让人们损失数百万纽币。

根据消费者组织Consumer NZ的最新研究,欺骗性设计——一种用来操控消费者行为的数字设计手法——正悄悄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从隐藏费用、“仅剩一件!”的紧迫感提示,到倒计时和无尽的订阅陷阱,这些欺骗性设计操控着网购者的选择,让他们花更多时间、掏更多钱来购物。

这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新西兰人在网上购物时因为欺骗性设计花了超出计划的金额,而近四分之一的人因为取消流程复杂或混乱,保留了比自己想要更长时间的订阅。

企业微信截图_20250924072445.png

图源:天维网

Consumer NZ的高级调查记者Chris Schulz表示:“影响巨大。保守估计,欺骗性设计每年让新西兰人损失数百万纽币。不幸的是,这些手法常常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暴露了监管上的重大漏洞。”

欺骗性设计常见手法包括:

-购物时附加商品被自动加入购物车,除非手动取消;

-类似“仅剩一件”的紧迫提示;

-仅在结账时出现的隐藏费用,提高标价;

-难以找到的取消按钮或多步骤退订流程;

-通过“确认羞辱”(confirmshaming)让用户因内疚而继续订阅,例如提示“不了,谢谢,我宁愿继续一无所有”或“你喜欢浪费钱吗?”

这些手法影响广泛,93%的新西兰人表示曾遇到“仅剩三张票”这类紧迫感提示,而四分之三的人在结账时发现过隐藏费用。

研究中,消费者被要求取消HelloFresh的订阅。五步流程耗时数分钟,参与者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欺骗性设计。

一位受访者表示,尝试退订体验糟糕透顶,以后绝不会再使用该公司服务。

Schulz 说:“举例来说,考虑到取消HelloFresh订阅的挫败感,我们并不意外发现,四分之一的新西兰人因为欺骗性设计而保留了比自己计划更长时间的订阅。”

迫切需要监管改革

Schulz 指出:“欺骗性设计在网购体验中无处不在。仅2024年,新西兰人在网上消费就高达60亿纽币。为了减少欺骗性设计带来的风险,我们希望优先实施一般性的‘不公平交易禁止’法规,并加强隐私保护。当前新西兰几乎没有监管,而承担代价的都是消费者。”

他还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已经落后。欧盟、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应对不公平网购行为的法规。我们的研究显示,大多数新西兰人希望有更完善的规则或执法(53%),近一半人希望有行业标准(49%)。

“如果实体店阻挡出口逼你购物,我们不会容忍;数字世界同样不应接受。”

欺骗性设计对消费者和企业都为负面

虽然欺骗性设计可能提升企业短期利润或数据收集,但Consumer NZ警告,它会侵蚀长期信任。

八成新西兰人认为使用欺骗性设计的企业把利润置于人之上,许多人表示会避免那些在网上操控他们的品牌。

一位受访者最后表示:“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好,就不需要‘耍阴招’。我宁愿不消费,也不想被欺骗。”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