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餐厅打包要签“免责协议”?一文了解NZ“打包文化”

作者: Jackie Shan   日期:2025-08-18 17:31 阅读:0  来源:天维网报道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  在新西兰,无论去快餐店、咖啡馆,还是家庭式餐厅就餐,“打包剩菜”已成为餐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一些国家餐厅对剩菜打包有所顾忌,新西兰人普遍认为“吃不完就打包”既环保又节约,餐厅对此通常持欢迎态度。

但需要注意,并非所有餐厅都适用“吃完打包”,尤其是高档餐厅,可能还需要签一份协议。

wechat_2025-08-18_132706_801.png

图片来源:lovefoodhatewaste.co.nz

连锁快餐:一般可以打包

在新西兰的大多数快餐连锁店,如麦当劳、KFC或本土品牌BurgerFuel,外带几乎是标准操作。而本地小餐馆或咖啡店通常也会提供纸袋或环保餐盒,方便顾客将未吃完的食物带回家。即便在正式西餐厅或酒吧餐厅,只要礼貌询问,“Can I have a takeaway box?” 或 “Could I take the rest home?”,服务员一般也会乐意提供。

打包方式也多样,餐厅通常提供一次性纸盒或可降解餐盒,咖啡店的外带饮品多用纸杯,部分咖啡店还鼓励顾客自带杯子以减少浪费。在pub或酒吧,顾客可以打包餐点,但酒精饮品则禁止打包。

“Leftovers文化”成常态

“Leftovers文化”在新西兰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旅游景点餐厅、海鲜餐厅,打包剩菜几乎是常态。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也让餐厅鼓励顾客自带餐盒,进一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业内人士指出,新西兰餐厅的打包文化体现了轻松随意与环保意识的结合:尊重食物、不浪费,同时不拘泥于形式。对游客而言,只需礼貌询问,便可享受这一独特的餐饮便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顾客需承担打包餐食的安全,带回家后妥善保险。

新西兰餐厅协会首席执行官Marisa Bidois表示,“餐厅需根据《食品法》确保食物在离开餐厅前安全且适宜食用。一旦食物交给顾客,无论是打包回家还是外送,其安全存储与食用责任通常由顾客承担。”

wechat_2025-08-18_132647_163.png

图片来源:lovefoodhatewaste.co.nz

高档餐厅:要求顾客签“打包协议”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西兰一些高档餐厅,“餐后打包”并不是随意选项,顾客在就餐后需要专门提出。

比如最近,新西兰媒体Stuff报道了一则新闻:在惠灵顿,附属于五星级洲际酒店的餐厅Two Grey推出了一项独特的打包措施:顾客在将剩菜带走前,需要签署一份协议,并注明日期与时间。

协议中写道:“在取走下列食物时,您承认需对食物的安全运输和储存负责,并理解一旦食物离开本餐厅,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建议食物在准备后尽快食用,或在四小时内将其冷藏至5摄氏度以下。”合同同时记录了所打包的食物及负责服务的员工姓名。

这背后其实关乎一个重要问题:食品安全。

按照惯例,新西兰的餐厅只对店内就餐的食物负责,所以这份协议更多是一份“免责条款+食物保存说明”,也体现了负责任的态度。

新西兰食品安全副总干事Vincent Arbuckle指出,根据2014年《食品法》,餐厅有更大的灵活性管理食物安全风险,允许顾客打包食品是餐厅的自主选择。餐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控制风险,以确保食物安全。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