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要推广“天网”?!NZ司法部长力挺人脸识别:打击零售犯罪!
作者: 天维采编组 日期:2025-04-15 10:05 阅读:0 来源:天维网编译
【天维网综合报道】今日,新西兰司法部长Paul Goldsmith表示,他希望“尽可能放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限制,打击零售犯罪。
不过,反对者担心,这可能导致数据库系统记录人们是谁、去过哪里、与谁在一起,而且警方还可能在无需搜查令的情况下获取这些信息。
目前估计,新西兰每年因零售犯罪损失达26亿纽币,几乎所有(92%)零售商店都曾遭遇过某种形式的犯罪。
而最终疑问是:人脸识别技术(FRT)到底是防止犯罪的利器,还是侵犯隐私、未经同意就能跟踪你的手段?
Goldsmith承认这项技术在隐私权方面存在“冲突”(tension),但他仍然支持在打击零售犯罪中使用它。
近期,这项技术曾在北岛25家New World和Pak'nSave超市中试点,帮助防止了约100起“严重危害事件”,但也误识别了9人。
Goldsmith表示:“我倾向于尽量放宽使用,尤其是在试点中我们收到很多强烈正面反馈——这能有效缓解现场冲突。”
“如果你知道有个曾经抢过你十次的人刚进门一分钟你就识别出来,那要比等他推着满车商品准备逃走时再处理要容易得多。”
“我想研究怎么让这项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它与隐私法之间确实存在冲突,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地方。”
隐私争议激烈
新西兰公民自由委员会(NZ Council for Civil Liberties)已明确反对,表示不应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如此敏感的信息。他们担心,这可能滑向强势监控——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记录人们的行踪,警方可以像使用车牌识别系统一样无需搜查令就调取信息。
目前,Goldsmith已经提出扩展“公民逮捕权”的计划,而人脸识别技术也被列为政府下一阶段打击零售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还包括加强“禁止侵入”法案,以及对盗窃行为实施现场罚款。
Goldsmith还表示,司法部去年曾对《隐私法》进行快速审查,寻找能否解除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障碍。
隐私专员办公室列出了使用该技术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包括是否构成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干扰、个人信息的保存方式和时限等。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他们可以先向涉事组织反映,如果仍不满意,再向隐私专员办公室投诉。
隐私专员Michael Webster目前正在评估超市试点结果,预计将在6月公布。他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份生物识别技术指南(biometrics code),帮助有意使用该技术的机构确保“安全、公平”,增强公众信任。
指南草案中包括:信息使用的透明义务、禁止“情绪分析”等功能、以及“比例测试”——即收集某人数据是否与其潜在威胁成比例。
零售商希望用面部识别技术识别违规者
新西兰零售业协会(Retail NZ)首席执行官Carolyn Young希望零售商可以使用FRT识别那些曾被发出“禁止入内”通知的人。
“当这个人再次进入商店,你可以拦住他,对他说:‘你知道你不该进来的,我们已经禁止你进入,请你离开。’”
“如果有人在你的店里犯罪,你当然不希望他回来再次作案。所以‘禁止入内’通知会成为将某人列入FRT观察名单的依据。”
她也承认误识别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可以通过手动核实缓解——试点中设定了90%的匹配门槛,之后由两名受过专门培训的员工进一步确认。
在图像质量较差等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人工判断来介入处理。
Young还表示,普通顾客的影像通常会被删除,因为他们不会在FRT观察名单上。
“你有CCTV来监控商店情况,而FRT摄像头则告诉你:现在谁在店里,这个人对员工和顾客有没有风险。”
“这是防止店内犯罪和暴力行为的另一个工具。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零售业的员工是安全的。”
“都是自我合理化”
新西兰公民自由委员会主席Thomas Beagle指出,最大的问题是比例测试本质上是商家自我设定的:只要他们认为某人“可能构成合理威胁”,就可以无限期保留其FRT数据。
“这就是自我安慰的说辞,”他说。
“没有人会去验证这些说法,除非极少数情况下,有人去隐私专员那儿投诉,最终才有可能由人权法庭介入并要求查看评估报告。但问题是这些报告也不用公开。”
更大的担忧是,FRT数据库可能逐渐积累成庞大的个人轨迹资料库,记录人们的行踪及同行者。
“而警方能否在无搜查令的情况下获取这些信息,我们是否真的能接受?”
目前警方已经可以无需搜查令,查询民间的车牌识别系统,还能将其与Auror零售犯罪情报系统交叉比对,作为调查证据。
“警方可以使用Auror平台,一次性查询多个车牌识别系统。不需要任何搜查令。”Beagle说。
“最终的结果就是,商家搭建了FRT系统,这些系统被汇总成数据库,而警方迟早会开始使用这些数据库。”
“二十年前,我们担心政府会设立各种扫描识别和追踪系统。没想到现在根本不需要政府动手,私营企业已经把这些事干了,然后警方只需来‘借用’就好了。”
Beagle对澳大利亚隐私专员的做法表示赞赏。澳方认为FRT收集的信息过于敏感,必须获得用户同意。
澳洲隐私专员指出,在63家Bunnings门店中使用FRT是“最具侵扰性”的选择,侵犯了所有进店顾客的隐私,而不仅仅是高风险人士。
“过时的法律、无效的惩罚”
内阁将在6月底前决定是否修改“禁止侵入”法案,以及是否对盗窃行为实施现场罚款。
Goldsmith表示,1980年出台的“禁止入内”法案已经“严重过时”。
“我们从零售商那儿听到的反馈都是:这个法根本不好用。如果你要驱逐某人,过程复杂又低效,需要彻底重写。”
零售商曾抱怨,要执行“禁止入内”时往往难以获取对方姓名地址,而且警方响应速度慢,根本无法及时处理违规者。
处罚力度也备受诟病——目前最多只罚1000纽币,或三个月监禁。Young说,更重要的是阻止这些人再次回来。
“罚款的效果有限,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付罚款。我们现在正在部长级顾问组里研究,到底有多少比例的罚款被真正缴纳了,金额分布如何。”
“商家最想要的是:让这些制造麻烦的人别再出现。”
Young对新西兰国家党与新西兰优先党联合政府提出的“盗窃现场罚款”政策也表示类似看法。
“我们更专注在预防方面。罚款是否真的能起到威慑作用?这是个问题。我们不是反对它,但也不认为它能真正改变现状。”
Goldsmith表示,现在即使是小额盗窃,也得将嫌疑人送上法庭处理。
“这太不划算了。我们正在考虑建立某种‘简易处罚机制’,让违法者受到一定惩罚,但不必走司法程序拖上好几个月。”
这种现场罚款机制长期以来都是优先党的主张,具体金额仍在讨论中。
Goldsmith表示:“或许罚款数额可以等于被盗商品的价值,但这对偷一包香烟的人没啥震慑力。”
“对,这不行——不过对一个900纽币的外套就很有效。”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华人“黑马”助NZ国家党赢关键选区 将成国会议员
- 送电影票啦!7月26日“中国第一神探”归来,超大屏幕IMAX实力诠释狄仁杰风采!
- “有情绪请冲我来!”NZ教育部长宣布投入一亿纽币,新建、扩建多所学校!
- 重点吸引中国游客!新西兰政府砸$1350万做旅游广告
- 澳洲研究显示:部分混合动力汽车比燃油版车型更耗油
- 52公斤冰毒和海洛因!奥克兰机场周末再拦截两批毒品
- 血样结果出炉:新西兰男子交通肇事指控将升级为伤害
- 新西兰一全科医生失误,导致患者意外怀孕
- 北岛女护士深夜遭持枪挟持 警方正在调查取证
- 付7000纽币住10天被赶出民宿,中国人一家新西兰之旅“被毁”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