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把他的诗印在商品包装上,短短几句达及生死之问

作者: 第一财经   日期:2024-03-28 17:50 阅读:0  来源:第一财经  
分享到:
邮箱:

据第一财经报道,“树林真可爱,幽暗而深远。/可是我还得赶赴一个约会,/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方平译)这首诗已经铭入了美国人的“文化无意识”,最后重复的两句,人人都能吟出它的英文原文:“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联邦快递把“Miles to Go”印在自己的车厢和包装上,“Easy Wind and Dawny Flake”(方平译为“一阵微风吹过……一片鹅毛似的雪花卷过”),则是烘干机、洗衣皂的现成的广告词。

你在不经意之间,就能在美国商场的货架上、在各色各样的商品的包装上看到这首诗,它的题目“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 Evening”,方平先生译为《停马在雪夜的林边》,也许另一个常见译法“雪夜林中小驻”更精炼,而且“驻”字依靠其偏旁,恰可以解释为“停马”。这首诗,是罗伯特·弗罗斯特1923年发表的诗集《新罕布什尔》中的一首,次年,他凭藉此诗集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这之后,他又得了三次普利策,分别在1931年、1937年和1943年。弗罗斯特生于1874年,纵览整个20世纪,如果他不能称为“美利坚民族诗人”,那绝没有第二人可以当此名号了。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

乡村、森林与雪夜

技艺高超的简洁,令弗罗斯特的诗篇俘获人心,也使中文译家犯难,中文在面对这种既精炼又“朗朗上口”的外语诗时是最笨拙的,原作的格律整齐和语词精炼,对于中译来说,几乎不可能兼得。《雪夜林中小驻》是从一个夜行人的内心视角出发写的,他把马停在树林间时,看四下无人,而马摇了摇胸前的挂铃,看样子也不知道主人为何停留。弗罗斯特用了4段16句诗行记下这一刻。无数中国人,在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认识中国古诗的时候,也接受了“疑”带来的不确定的美学,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美国人,在做学子的时候,都是通过这16句第一次认识了自己国家的诗歌,通过弗罗斯特的第一句“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他们能懂得,诗并不是简单的“有话不好好说”,而是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产生的叙述,是在转折、变换、交错之中发现韵律。

诗有名了,研究和评论就会特别细,牵扯出的主题也是足够宏大。这首诗,弗罗斯特是花了20分钟写成的。1922年,他在沙夫茨伯里的家中苦思一首长诗而不得时,突然在黎明的曙光中获得灵感,脑海中出现了冬日雪夜里一个驻马人的场景,从而落笔写下。场景很小,思绪和感受简短,但研究者、评论者说它达及生死之问,雪夜林间,也许为了欣赏风景,但也是因为困乏,而“赴约”是为了“安睡”,这意象总让人浮想到对死亡的暗示。如方平先生就这样解析:

“人生在世,好比百年过客,他的最后归宿就是那长眠不醒的死亡。对于那步履沉重、失去了生活勇气的人,他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听到了死神在发出引诱的歌声,使他像游子归家似的渴望早早结束那遍地荆棘的旅程。”

当然,弗罗斯特会否认这种解读。“安睡”“睡眠”的含混不清,正是一首诗的妙处所在,反映了诗人了不起的“伎俩”。弗罗斯特在说起此诗时,都说那是他“最好的回忆”,他也为此而得意。他把自己的诗歌视为表演,在许多演讲场合朗读自己作品时,他很需要、也无比享受在场者跟着一起吟诵的场面。他甚至说,自己某次演讲,对听众说:“你们有多少人不知道《雪夜林中小驻》?”现场两三千人中“只有一个人没羞没臊地举起了手”。

应该说,这位一生主要在乡村生活的诗人,对森林、雪夜的意象是太熟悉了, 因此他能很自然地织入隐喻,利用景物描写自如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像是他最早的一首诗《男孩的意愿》里也这么写:

“我的心愿之一是那黑沉沉的树林,/那古朴苍劲、柔风难吹进的树林,/并不仅仅是看上去的幽暗伪装,/而应伸展延续,直至地老天荒。//我不该被抑制,而在某一日,/我该偷偷溜走,溜进那茫茫林间……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要回头返程……”

为“正常人”写诗

1912年8月23日,年近不惑的弗罗斯特,觉得自己在美国始终只是略有薄名,于是卖掉了新罕布什尔的自家庄园,携妻子和4个孩子从波士顿出发,渡过大西洋到英国,想做奋力一搏。他带在手头的作品,首先就是这首《男孩的意愿》。他拜访伦敦的文学大佬,把自己的诗作投给那里的杂志和出版商,两年以后,他拿出了一组新写的诗歌,取总标题为《波士顿以北》。这本诗集里的诗,一改《男孩的意愿》等早期诗里充满景物描写的风格,而是大量地叙事,讲故事,对话滔滔不绝。集子里的第一首就是《修墙》,以下仍是方平的译文:

“准是有谁不喜欢有一道墙吧——/让冻结的土地在墙脚下隆起,/大白天,叫垒石从墙头掉下,/裂开一个缺口,两人并肩走得过。/那猎人干的事却是另一番糟蹋,/我跟在他们后面,去做些修补;/他们不留一块垒石在石头上,/一心要把兔子从藏身的地方赶出来,/去讨好那群汪汪叫的猎狗……”

《修墙》说的是互为邻居的两户人家,因为院子之间的隔墙坏了,相约一起修墙,他们把掉地上的垒石捡起来,砌回去,干着干着,对墙产生了疑问:“我垒一道围墙,先要弄明白/我围进来的是什么,圈出去的又是啥?/我有可能冒犯的究竟是哪一家?/准是有谁不喜欢有一道墙吧……”诗中还有这样的幽默:

“墙就在我们并不需要墙的地方。/他那边,一片松树;我这里,苹果园。/我这些苹果树永远也不会踱过去,/吃掉他松树底下的球果。”

弗罗斯特的早期诗得到了叶芝和艾兹拉·庞德的欣赏,这二位当年是英语诗歌执牛耳之人,尤其是庞德,他和弗罗斯特之间的差异太大,前者是晦涩的现代诗的先驱人物,不但诗文中密集用典,写着写着还冒出个汉字来,而弗罗斯特却是字里行间一派“土气”的新英格兰诗人。庞德年轻成名,他对弗罗斯特的认可不无开恩的用意,也因为性格高傲,他一向居高临下地谈论弗罗斯特。弗罗斯特在有了名气以后,也很清楚他同现代派诗人之间是有一道消除不了的界线的,他维护它,就是在维护自己的美学。

在1955年6月30日布雷德洛夫英语学校的讲演中,80岁的弗罗斯特说:“谁有权随心所欲地把玩我的诗——就是那些能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们的正常人。”他说他为“正常人”而写,诗是“实际说话之语音语调的复制品”,正常人能够像欣赏有旋律的音乐一样欣赏一首他的诗,而不去辩论其中的深刻涵义。

对于“过度解读”,弗罗斯特逮住机会就要说上一通。《雪夜林中小驻》,因为太有名、场景感又太强,有人就问诗人说:雪落在林中,覆在树上,到底盖了多厚?这问题堪比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种“解读”:“‘吹我屋上三重茅’表明杜甫的居住环境还不错,因为穷苦人家屋上只有一重茅”。对诗的夸张的“较真”,有时是琐谈戏言,有时却是要做正式的学术文章的。弗罗斯特谈到,有一位学院的院长,拉着他的手,跟他说《修墙》是一首“真正超越国界的诗”:

“只是为了逗逗他,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我认为我对墙两边的人不偏不倚——只能算超越了墙界。‘哦,不,’他说,‘我能看出你站在哪一边。’于是我说:‘我越是说我,我就越是在指别人。’”

世上有两种现实主义者

他在英国大大载誉,他诗中的“质朴”(simplicity)收获了众口一词的称赞。在英国他最好的同行朋友,也是最能欣赏他的人,是爱德华·托马斯,这个人存诗不多,1917年才不到40岁就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但是诗行词句同样简练质朴,而且,酷似弗罗斯特,托马斯也看重在自然景观中行走或驻足时,蓦然的发现与“惊奇”。

托马斯的诗中写过这样的意象:循着一些疏密不均的枝条步入小径,片刻后回头却见一片深林;一边走,一边计数着脚下的卵石,不觉抬头却看到自己上了一座桥。有时候,拿不准那到底是不是深林,或者,那桥是否其实是一条下边被冲出了河水的路。

在《失去了才明白》这首题目一目了然的诗里,托马斯讲到了一片一向走过的矮树林,在被砍伐之后才被“我”注意到,“如今地面光秃秃像一块骨头”,连砍下最后一棵柳树的伐木工“连同他的账单”都不知何往。树木变成了柴捆堆,然而“我”并未停留于神伤,而是望见一条露出的小溪,那是一个“支流的支流”的源头。这几乎就是《雪夜林中小驻》的美学流程,或者也可以对照弗罗斯特的另一首太过知名的诗——《一条未走的路》: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伫立好久”,然后远望一番,踏上另一条路。越是这种似乎什么事都没干的场景,越是有引人入胜的余味。乡野的事物尽数进入他的诗篇,苹果、无花果、葡萄、白桦树,铁杉、槭枫,女巫,摩门教徒,种种恐怖的睡前故事和无名墓地……眼皮上积了白雪的马匹在牧场上跑,砖瓦匠在鸟鸣声中独自上工。当雪山在春天融雪,千万条银蛇从山顶滑奔而下,“只有月亮能阻止这混乱”,而当冬季的第一场雪落下,地面仍然干燥温暖,雪花为了润湿土地而前仆后继。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德里的农场。他于1900年至1911年在此居住,写下了很多重要作品。

19世纪以来,英美两国的文人多有在大西洋两岸两头跑、混名声的,比如苏格兰出身的作家、批评家托马斯·卡莱尔,就是借重了美国思想界领袖人物爱默生的力量,才在伦敦获得了他想要的地位。弗罗斯特从英国回来时,他的《波士顿以北》已经有了美国版,在报亭和杂志摊上,评论他的诗歌的文章举目可见,而且评论的作者中不乏他一向看不上眼的知名诗人。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他也不怎么写评论文章,但是演讲越来越多。就像他喜欢高声朗读一样,他也喜欢演讲,在其中妙论迭出。就在《新罕布什尔》获得普利策奖之际,他把自己的诗学主张用一个个精巧的比喻扔给了听众。

“世上有两种现实主义者:一种拿出的土豆总是沾满了泥,以表明他们的土豆是真的,另一种却要把土豆弄干净才满意。我倾向第二种现实主义者。”

这是说,诗人要在揭示生活的时候“净化”它,既不能脱离生活或把生活神秘化,又不能让它像土地里刚挖出来的土豆那样,以“原生态”的名义粗糙不堪。他是一个十分节制的人,从未滥用自己的名声和财富,带着一支铅笔、用一把斧子在新罕布什尔开阔的田园里平静度日,是他留给公众的印象。他也喜欢用土地、作物来打比方,但是写诗又大不同于劳作。在另一篇文章里,弗罗斯特讲,很多人喜欢在春天看土地,看豆种如何发芽,但“诗人萌芽”的方式并不像豆种,而是更像海上的水龙卷:

“他开始时必须变成一团云,一团他所读过的其他所有诗人的诗形成的云。”

弗罗斯特极为看重写诗的终身性,他说,那就是水龙卷的方式,不断地吸收,一刻不停,以保持云的形成,从而得以随时降下壮观的雨水。有人问他,是不是写作无天分的人就只能做个好读者,他的回答总是“NO,唯有在写中读,在读中写”。在他近90年的生命里,新作始终不断,即便他爬满沟壑的脸,也是值得信任的土地和山峦。为此约翰·F.肯尼迪在就任总统时,把86岁的弗罗斯特请来朗读了一首新作。之前,肯尼迪已在多次演讲中用“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作为结尾。典礼那天,在强风和阳光之下,弗罗斯特才念了几行诗,就放下了手中诗稿,转而即兴朗诵,在诗中,选民的伟大选择受到了歌颂,但是诗人也警告说,美国的成就,必须和殖民地以及内战的血腥往事相互“协调”。

诗歌中“骇人的东西”

尽管质朴清晰,诵读起来有民谣的韵律,可是他的诗仍然架不住要被深度分析,特别是在他1963年初辞世以后。重新盘点一个故人的人生,总会对其中悲剧感的因素投以更多的注意。因此,弗罗斯特的家庭悲剧——早年丧父,家族遗传精神分裂,亲生6个孩子只有两个是活了较长寿命的,其他的有的出生即夭折,有的在生产时病亡,尤其他的儿子在38岁自杀——就总也免不了被提及了。成名给弗罗斯特带来了他所渴望的一切,而生命中的无常,相当于上帝依公平起见而及时地做出扣除。

弗罗斯特和他的家人们安葬在一起。他的墓碑上写着一句诗:“我跟这世界有过情人间的争吵。”

后起的批评家们若要捍卫弗罗斯特的地位,就得提供一些新说,以示他不那么传统,他是经得起阐释和发现的。1959年,弗罗斯特的85岁生日宴,“新批评”的头号大家莱昂内尔·特里林发表了一番讲话。特里林和老诗人是朋友,可是他的讲法不无故意显示深刻的嫌疑——特里林把弗罗斯特与索福克勒斯以及D.H.劳伦斯比较(“我跟这俩人有什么关系?”诗人想),然后说,弗罗斯特的诗并非清新幽默、通俗易懂的田园范儿,而是“骇人的”(terrifying)。

他举了一些弗氏诗中“基调阴暗”的细节。的确,如果只讲韵律优美,讲大众的喜爱,讲诗的“民族性”,那实在是老调重弹,非得说它们“骇人”,才像是更深刻。但是,骇人的东西,正如对生活之巨大悲剧感的体认一样,是必须存在于一个杰出诗人的作品之中的。弗罗斯特不喜欢这番话,一年后,在接受《巴黎评论》访谈时,他用他平素的快人快语说特里林少见多怪:“我纳闷,他怎么没早看到这一点呢?”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