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幸存者,用棉被为选手取暖

  日期:2021-05-24 18:38 阅读:  来源:极目新闻  
分享到:
邮箱:

5月22日,甘肃白银百公里山地越野赛,在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期间突遭极端天气,短时内大风、冰雹、冻雨来袭,气温骤降。事件导致21人死亡,另有151人获救。24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事发后,常生村当地6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救出近百名幸存者,并将他们送回山下。

2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景泰县乘车赶往常生村。路途中,连绵的丘陵分布在水泥道路两侧,黄色泥土覆盖着草皮绿植,一路上尽是茫茫戈壁滩。经过近90分钟的车程,记者来到常生村。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进村的路

记者注意到,山体连绵环绕,常生村坐落在群山脚下,村中大部分房屋均为两层结构的砖瓦房,一旁狭窄的水泥地道延伸至村内,不时有村民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村内很少见到四轮的机动车辆。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常生村

这场山地越野赛,是5月22日上午9点开始,要求次日清晨5点完成比赛,共计20个小时。一位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2日气温较低,天空阴云密布。上午10点,村里下起小雨,随后雨水越来越大,天空刮起了大风。而马拉松越野赛的赛事场地,就位于村子附近不远处的山上。

常生村村委会主任罗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2日的天气情况较为恶劣,风雨不断,气温较低,甚至下起了冰雹。黄河石林景区就位于村子附近的山上,因海拔相对较高,山上温度普遍比村里低很多。罗主任说,22日下午,接到当地部门通知,村民得知100多名参赛选手因失温被困山上,村民自发报名参与救援。60多名村民从山脚下出发,抱着棉被带着厚外套,徒步将近1个半小时后抵达山顶。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发现并搜救了近百名幸存者,并用车辆将他们安全接回山下。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P3段最高处

罗主任介绍,22日晚,参与救援的村民在山上彻夜搜救。23日凌晨2时,村民在马拉松越野赛的P2—P3赛段发现了2名失温的参赛选手,村民用棉被包着选手,将他们安全转移到山脚下。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常生村村委会罗主任

村民们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徒步通过CP2至CP3赛段时需要手脚并用。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村民们发现CP2至CP3赛段,并没有设置任何补给点和临时搭建的帐篷,而该路段是整个越野赛场地最险峻、难度最大的赛段。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CP2至CP3赛段

相关报道:

探访甘肃救人窑洞:牧羊人还原惊险情景

    牧羊人连救六名越野赛选手:山里棉袄不可缺,冰雹经常有

    5月23日13时,牧羊人朱克铭才从山上下来。从22日14时算起,他已经参与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救援工作一天一夜。

    22日,在山上一处窑洞避雨的朱克铭发现了6名遇险的山地越野赛选手。把他们搀扶进窑洞,生好火后,朱克铭连忙向黄河石林景区管委会求援。

    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常生村是距离参赛选手发生意外处最近的村庄。接到镇政府和景区管委会的消息后,常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忠马上组织村民上山参与救援工作。距离虽近,但没有道路且山势险峻,雨后行进艰难,王忠等近10位村民徒步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朱克铭和参赛选手所在的窑洞,张小涛等6名参赛选手顺利获救。

    60多位村民救出近百名越野赛幸存者,用棉被为失温选手取暖

    黄河石林景区豹子沟广场,原本是此次比赛的终点。王倩 摄

    之后,常生村七八十名村民继续在山中与救援人员一同搜救。

    23日,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失联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办的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8时,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另有21名参赛人员被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5月22日早上出门时,牧羊人朱克铭穿上了一件灰色棉袄,他知道山上冷,得多穿些。

    赶着羊群上山时,已经开始下雨,到了中午雨势渐大,他躲进了一处以前进过的窑洞避雨。14时,朱克铭听到窑洞外的声响,走出窑洞发现了一位腿部抽筋的越野赛参赛选手,他把选手扶进窑洞,“他穿得单薄得很,已经浑身湿透了,但还是清醒的。”此时,天仍在下雨,还起了雾,据朱克铭说法,能见度不足20米。

    之后陆续又有4名选手来到窑洞中避雨,参赛选手们自己脱下了已经湿透的衣物。回到窑洞后,朱克铭立即生上火。窑洞里本就有一些柴火,他又去附近寻来一些以前建房时的废料,用窑洞里的干席子引燃了火。

    “他在山崖边趴着,距离窑洞有两三公里。”听到进来的跑者说后面还有人倒下了,朱克铭又连忙出去寻找,发现了已经失温的参赛选手张小涛。朱克铭随后将张小涛带回窑洞,把他的湿衣服脱了下来,用被子把张小涛裹了起来。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张小涛醒了过来,有了意识。

    15时,朱克铭给黄河石林景区管委会的一个熟人打电话,请求救援。

    朱克铭事后说,自己只是做了很平常的事,“他们命运好,是不幸中的万幸。就算我不在窑洞里,他们进去,起码没有外面那么冷,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朱克铭已经在这个山头放牧五六年,对地势、天气变化都十分熟悉。“冰雹是经常有的,别的地方下雨,这儿就是雪啊。”朱克铭说,“不过,我没有遇到过危险,因为周围的环境我熟悉,哪里有窑洞,我也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钻到窑洞里,等晚上雾散了再下来。”

    王忠和村民上山时带着被子、水、食物,赶到窑洞时已是17时。他说:“当时也只能徒步穿过这条路。后来铲车把路修了一下,车辆才能前进一些,但是要到出事那个地方,还得徒步一个多小时。”

    “我们到了那会儿还下着小雨,也特别冷,大家穿的都是棉衣。那块地形比较陡,救援队员也很难上去,下过雨路滑。他们找到最近的地方想上去施救,但是在中途要爬上去,路比较湿滑,也很陡,上不去。”

    临时指挥部设在常生村外一处泵站下面,指挥部将泵站旁一处不到20平方米的工作间改为获救人员的休息间,“小房子钥匙找不到,我们就把门砸了。”王忠介绍,下山的参赛选手可以在泵站旁的小房子里休息,之后,部分人转移到常生村村委会。

    王忠介绍,常生村村民的救援工作持续了一天一夜。

    5月22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开始的时候,没人能想到,这竟然会成为一场无人能抵达终点的赛事。比赛前未能引起警惕的大风、补给点的设置、专业的救援力量……除了天气,这场百公里越野赛,还有哪些漏洞?

    5月24日播出的《新闻1+1》,白岩松连线户外赛事裁判员符海,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易剑东,共同关注:越野跑,如何变成“夺命跑”?


    白天的时间对于运动员极为宝贵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白天的运动时间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这场赛事设计从早上9点钟开跑,白天的时间已经过去近3小时了。黄河石林又是属于高原、高寒,高沙化的“三高”的场地,白天的时间就显得愈发的珍贵。如果赛事设计以运动员为第一位,从早上6点钟开跑,那运动员就能多3个小时的白天时间。而且如果是从早上6点来起跑,可能这场赛事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提前触动预警机制,很多后续工作也会比较好展开,所以起跑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安全保障至少有四类人员 赛事流程应按“最差”情况设计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这起事故,天气肯定是诱发原因,但赛事流程上各方面的设计漏洞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举一个例,比如在安全保障上,最起码要有四种人员:

    ①医疗人员,要对参赛人员进行强制医疗检查,比如监测心率,如果不符合要求甚至可以强制退赛。

    ②医跑人员,就是一边跑一边对赛道上的人员进行救助的医疗人员。

    ③救援队,就是专门为这场赛事配置的救援队人员。

    ④收尾人员:对跑到最后情况较差的参赛选手进行收尾的人员。

    一场赛事的组织,赛道上最起码要有这四种救护人员,这还不算站点上的保障人员。其实赛事中,不管设置多少人员,最主要的是要把整个赛事的流程设计好,如果我们永远按照最差的情况来准备,就不会害怕遇到突发情况。

    补给站不够!本次赛事cp2-cp4补给站间距超10公里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如果按照平均5到8公里设计一个的补给站来计算,那这场赛事的补给站设置是不够的。即使全部是下坡路线,补给站的间隔距离也不能超过10公里,而如果有爬坡情况,补给站更是不能超过8公里,这是行规。我研究过这场户外越野赛的路线,从cp2-cp4,无论怎么计算都是超过十几公里的。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比如cp3是一个顶峰,也不能直接回避掉cp3,而是应该在cp3附近适合设置补给站的地方设置补给,但绝不能直接越过cp3不设置补给站,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赛事事故,这是我们设置比赛赛点的一个基本常识。


    户外越野赛,应配备应急信号保障车或其他通讯保障设备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正常情况下,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这些运营商的信号不可能覆盖所有地方,但举办赛事时,其实可以进行应急保障的申请。比如说申请应急信号保障车,甚至是申请便携式可背上山坡的应急保障设备,这样能最大程度保障选手的GPS信号尽可能顺畅回传,为赛事建立基本的通信保障。要达到这样的保障其实并不难,一般向当地通信部门进行申请就可以完成,这也是户外越野赛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


    大型赛事要建立“熔断机制”,谁来叫停?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因为户外越野赛已经属于极限运动,按照赛事组织要求,需要有安全监督和技术代表,一般由当地户外越野赛方面的权威人士或经验丰富者担任,他可以直接触发预警机制,对比赛进行叫停。他可以不用直接插手赛事的管理,但他可以根据天气原因,比如这一次的突然降温,直接告知总裁判长,这场赛事需要叫停了。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导 易剑东:赛事熔断应该由赛事总监或赛事总负责人或竞赛总裁判长来进行。因为在赛事过程中,各个点位的工作人员、各个补给点、各个打卡点的工作人员,他直接联系的就是赛事总监,赛事总监可以通过通讯系统跟他们单个、逐一全部取得联系,所以能最快、最专业地叫停赛事的应该是赛事的总负责人。


    专业人士眼里漏洞百出的越野赛,已经举办第四届

    强制装备要求、补给点设置、救援备案……在专业人士眼里这场越野赛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漏洞,而实际上这已经是该赛事举办的第四届,而且在2018年首届举办时,还曾获得过相关奖项……

    赛事审批下放之后谁来监管负责?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 易剑东:这些年马拉松赛事和越野跑赛事增量都很大,甚至越野跑赛事增量更多。自从2014年以后,商业性、群众性赛事取消审批,把主要责任分成三块:

    ①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谁主办谁负责,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负责,涉及到交通、安保、医疗、卫生等各个环节。

    ②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尤其是全国性协会依然带有技术指导方面的要求,比如今年5月,中国田协发布了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非常明确、非常精细。

    ③赛事运营公司本身必须承担赛事组织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比如它甚至需要提交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以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体系等等,实际上任何责任都已经很明晰了,关键看是否能落实到位。


    反思及警醒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导 易剑东:按照国际标准,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户外越野赛事其实也就不到20年的历史。我国从增量上看确实不算大。美国现在每年都有几万场路跑和越野赛事,我们的数量其实差得很大。这次事故,我推测公安对赛前预案救援方案等各方面的审核考察方面,乃至于赛事执行总监对赛事的专业性考核方面都存在问题。今后无论是城市政府的监管责任、协会的技术标准服务,乃至于赛事具体的执行,包括跑者自己的科学评估以及敬畏精神,全方位都要进行反思。我不希望这次成为户外越野赛事被全面叫停的转折点,而应该成为赛事更好的举办、服务于城市地方政府、拓展地方品牌;服务于赛事公司、更好提高能力;服务于跑者、更好通过赛事实现自身健康快乐的转折点,而不是从此陷入低谷。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