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精灵”!9岁新西兰华裔少年的舞蹈人生!
天维专题

  • 2017新西兰大选

    新西兰时间9月23日晚7时,大选投票结束。经过紧张的计票,Bill English领导的国家党以46%的得票率胜出,但未拿到61个国会席位,必须联合小党执政。

  • 2017财政预算案深度解读

    2017年5月25日,新西兰2017年度财政预算案正式揭开面纱。政府大范围派糖,不仅推出20亿大礼包补贴中低收入人群,还承诺未来几年将在奥克兰建造3.4万栋保障性住房。

1 2
往期专题

穿越光影三十年: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组图)

日期:2011-11-22 10:46:03 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
邮箱:

  1922年,一个20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抵达上海;35年后,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这既是他的最美时光的记忆,也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再也没能回到上海的沈石蒂,在54

  1922年,一个20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抵达上海;35年后,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这既是他的最美时光的记忆,也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再也没能回到上海的沈石蒂,在54年后,通过他的老照片,造访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城市。

  74岁的“芭蕾女孩”依然端庄优雅,气质不凡;85岁的母亲和58岁的儿子已布有沧桑,但相貌依然能被一眼认出,就像57年前的照片中一样????半个多世纪前,这些照片被摄影师从上海带到以色列。半个多世纪之后,通过微博,它们又重现上海滩。10月24日,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在微博中将“芭蕾女孩”和“母与子”等200余幅照片一一展出,微博说明:“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一位犹太摄影师的上海时光:54年后以色列使馆寻旧人(图)



  这些跨越了岁月的图像迅即传遍网络,赞美纷至沓来。11月11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找到这些老照片(专题)中的五位当事人,他们依然健在,并愿意向大家讲述照片拍摄的经过。他们的故事,以及这些神态鲜活的老照片,又将大家带回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生活。

  从擦鞋匠到摄影师

  最早见到这些照片的中国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

  今年3月,在以色列访问时,以色列著名摄影家艾瑞斯女士告诉潘光,曾经有位在中国生活过的摄影师,带回来很多老照片,拍摄得非常精美。她坚持让潘光去看看。

  潘光联系到了这名摄影师的继子莫舍·德克斯勒,并登门“拜访”了这些老照片。总共有两万多张,多数都已泛黄,有些还有虫蛀或霉斑,每张背后都有摄影师的签名——Sanzetti。这个名字对于潘光来说似曾相识。早在2007年,潘光发表的一篇题为《犹太人创办上海名特商店》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这个名字:“著名的‘沈石蒂照相馆’,又称瑞泰照相馆,是由俄罗斯犹太人沈石蒂创办的????”

  两万多张照片,潘光只能草草地浏览,其中超过一半是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还有外国模特的裸体照,在中国人的照片中,潘光发现了电影明星周璇和胡蝶,还有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

  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这些老照片让他想起了旧日上海的味道和时光。回国后,潘光便向上海市外事办和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建议,为这些老照片办个展览,以纪念中以建交20周年,艾瑞斯女士、莫舍·德克斯勒先生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便有了半年后这些照片的回归。

  对于德克斯勒来说,让自己继父的遗物,再次回到他人生的起点,既是对他的纪念,亦是对他的告慰。“他总是说,在上海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1922年,一个名为Sioma Lifshitz的犹太青年随父母到达了上海。他只有20岁,出生于乌克兰,他的父亲是名中学教师,母亲则是全职太太。那时正值十月革命后不久,大批犹太人从统治亚欧北部的广袤国度向外转移,其中一部分便转移到了中国东北部。Sioma Lifshitz一家是这次移民潮中的普通一家。他们先是到了哈尔滨,后来又向南到了上海。

  抵沪后,Sioma Lifshitz便为自己换了个更易发音的名字Sam Sanzetti,懂中文后,他拥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沈石蒂”,这两个名字后来伴随了他一生。

  和许多初到上海的犹太人一样,沈石蒂两手空空,一无所长。据潘光教授研究,他最初在一家美国人的照相馆外擦皮鞋,老板觉得他勤恳可靠,便雇他在照相馆打杂。这个有心的“小学徒”于是在照相馆学会了照相技术。但据莫舍·德克斯勒说,沈石蒂晚年告诉他,初到上海时,他在工厂做工,年纪稍大一点,便开始以摄影为生。

  无论如何,到1927年时,掌握了娴熟的人像拍摄技巧的沈石蒂自立门户,在南京路73号开设了“上海美术照相馆”。南京路是当时上海最繁华的路段,毗邻外滩,也是当时上海照相馆云集之地。

  目前找到的唯一一幅照相馆外景的照片显示,这个照相馆在一幢大楼的二层,占了四个窗子,在一家首饰钟表店和铃木兄弟商会的楼上。照相馆的牌匾很长,不仅贯穿了整个影楼外侧,还拐到大楼侧面。沈石蒂慵懒地坐在一个窗台上,略带微笑地望着窗外,他的六名员工则挤在另外两个窗口,有人兴奋地招手。

  沈石蒂的老照片人物表情自然,用光柔和,背景素雅,就像一幅幅油画。那时还没有彩照技术,因此部分照片采用了当时流行的上色技术,使照片中的人物更加鲜活。

  沈石蒂晚年向莫舍·德克斯勒介绍说,当年照相馆的最初顾客是在上海的外国人,名声渐响后,中国富豪、社会名流、电影明星也纷纷找上门,沈石蒂照相馆也渐渐跻身超一流行列。

  这个曾在街头擦皮鞋的年轻人生意日渐兴隆,一连在上海开设了四家照相馆,他晚年接受采访时介绍:最兴旺时,在上海市中心的工作室有11间房,雇佣了31个职员经营店铺。

  德克斯勒说,成功了的沈石蒂当时有汽车,有专职司机,有自己的厨师,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住宅,他始终住在酒店里。他晚年还提到,当年上海,他有个美国室友,是个军官。还有个日本室友,帮他管理工作室的对外业务。

  在德克斯勒看来,沈石蒂乐观、开朗、好奇心很强;他热爱和人打交道,精通俄文、英文和中文;他喜欢音乐,会唱很多英文歌和俄文歌。在德克斯勒和沈石蒂相处的几十年中,沈石蒂总是忙忙碌碌的,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德克斯勒因此相信,沈石蒂在上海的生活应该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为数不多的沈石蒂本人在上海的照片中,这个个头不高的年轻人始终保持着开朗的笑容,粗重的眉毛在宽阔的额头上尽情地舒展着。他似乎很喜欢和中国人一起照相。有一张,他和一些中国孩子排队坐成一队,后面人的腿架在前面人的身旁,沈石蒂则充当“火车头”;还有一张,沈石蒂在拉黄包车,而黄包车夫坐在车子里,胳膊悠然架在扶手上,周围的人都开心地看着他们笑。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条)

新闻视频
手机天维
天维导航频道,了解您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知道新西兰有什么样的福利吗?想知道关于新西兰的百科知识吗?新西兰都有哪些热门网站?点击这里,您就知道!
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您想第一时间了解新西兰的新闻吗?请您访问//weibo.com/skykiwidotcom,从今天开始关注我们吧!
纽惠康 - 源于新西兰的健康体验
纽惠康是天维网旗下唯一的购物网站,我们的宗旨是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您提供新西兰最优质的健康产品。请访问//wellcome.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