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新西兰人成为“世界上最容易愤怒的司机”

作者: Jackie Shan   日期:2025-11-26 14:29 阅读:0  来源:天维网报道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 任何在新西兰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的人,都可能有过被路上的司机“想杀死你”的经历。究竟是什么让新西兰司机如此易怒?新西兰媒体“The Spinoff”高级记者Hayden Donnell近日撰文,剖析了新西兰“路怒”盛行的原因。

ScreenShot_2025-11-26_092753_533.png

今年10月发生在奥克兰北岸的一起怒路事件。视频截图

骑行者遇险:几乎每周都有惊险

这篇文章标题为“为什么新西兰司机都如此暴躁?”记者采访了多名“路怒”当事人。

基督城商业分析师Mark Weston已骑车上班18年,几乎每周都有差点被撞的经历。通常只是司机不专心,离他不足一米超车,有时甚至只有几厘米,还伴随口头辱骂。

去年3月,他经历了一次更加惊心动魄的事件。当时,Weston在Cashmere的Centaurus Rd的自行车道骑行,为避开窄弯上的车辆,他移到车道中心。后方司机Liam Foster按喇叭,Weston回应后,Foster停车辱骂,然后发动汽车以约5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向Weston,撞上他后逃逸,还碾压了他的自行车。事后,Foster被判故意造成严重伤害罪以及肇事逃逸罪,上个月在基督城地方法院被判4年7个月监禁。Weston的背部被撞骨折,目前仍未恢复工作。

Weston说,这不是孤例,路上的司机们常因他在路中占据车道而愤怒。

“每个环岛我都要占道。我教孩子也这样做。有人甚至试图从环岛中心超我,还有人绕外侧抢道。这在路上真的很可怕。”

严格来说,Mark Weston 并不是在“抢道路”,而是在合法地占据车道,以确保骑行安全。按照新西兰的《道路规则》(Road Code)建议,当骑行靠左足够安全时,应靠左;但在不安全或容易被挤压的情况下,“占道”是合法的、建议的操作,而不是紧贴路边骑行,以避免被汽车从旁边挤过造成危险。

全国性问题:半数司机曾遇过路怒

新西兰几乎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遭遇“路怒”甚至暴力司机的经历。2021年IAG调查显示,50%受访者过去一年遇到过路怒;AA Insurance 今年3月调查则显示,49%认为路怒问题正在恶化。

对于脆弱的道路使用者,这个问题更为严重。新西兰交通局数据显示,43%的人因担心驾驶安全而不愿骑车,仅55%的城市居民认为骑行安全。社交媒体评论也反映了部分司机对骑行者的敌意。例如,有人评论 Weston:“他占道,有人就想抢回去,仅此而已。”

奥克兰市议员Julie Fairey今年骑车被撞后也感受到类似态度:“人们几乎在责怪我,好像我活该被撞一样。”

解析原因:压力、环境与交通设计

奥克兰大学高级研究员Kirsty Wild认为,新西兰司机暴躁有多重因素,包括:驾驶本身压力大,充满不可控风险;车辆屏障隔离感让司机容易“非人化”他人;大型汽车普遍,可能鼓励冒险驾驶和霸道行为;违规或伤害他人往往难追责,涉及自行车的严重事故仅有19%被警方调查。

此外,新西兰的特殊情况可能加剧问题:全球最高的汽车拥有率(每千人869辆),加上公共交通和步行、骑行选择有限,导致拥堵频繁,进而增加愤怒和冲突。

交通设计也在其中扮演角色。Wild指出,新西兰的道路多以汽车通行效率为先,缺乏保护性自行车道,容易造成行人与骑行者与汽车司机的“天生冲突”。

“糟糕的设计鼓励激进驾驶。研究显示,这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压力,而不是文化仇视骑行者。”

骑行组织:系统偏向汽车司机

Bike Auckland联合主席Donna Wynd也认同Wild的观点。她收到许多报告:路上的司机向骑行者扔瓶子、甚至对体重只有60公斤的女性骑行者撒气。

“汽车司机非常有优越感,因为整个系统都以他们为中心。”

相比之下,那些驾驶安全、愉快的国家,如荷兰、瑞典、挪威、日本和爱沙尼亚,都提供了完善的骑行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使得驾驶者更宽容、更安全。

解决之道:更好的自行车道与交通环境

Wynd指出,建设自行车道可能会短期惹怒司机,但长期能减少汽车、自行车、行人之间的潜在冲突,降低压力和拥堵。

“我们希望提醒大家,骑行者不是司机的对手,而是盟友。每辆车前的一名骑行者,就意味着路口等红灯时少一辆车。”

换句话说,政策制定者面临选择:建设几条自行车道让司机一次性生气,还是继续忽视骑行需求,让数千司机长期间歇性愤怒。过去70年我们选择了后者,造就了世界上最容易愤怒的司机之一,也许该是U-turn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