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万纽币打水漂?新西兰政府资助卫星失联 或报废

作者: Jackie Shan   日期:2025-07-02 13:02 阅读:0  来源:天维网报道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  耗资2900万纽币、由新西兰政府资助的气候监测卫星MethaneSAT于6月20日与地面失联,目前已确认失去电力供应,极可能无法恢复。该卫星原本被寄予厚望,用于追踪全球甲烷排放、推动气候行动,却在运行仅一年后宣告失败。

微信截图_20250702090020.png

MethaneSAT卫星在轨效果图。图片来源:EDF

MethaneSAT由美国环保组织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EDF)主导发射,并计划将部分任务控制权交由奥克兰大学Te Pūnaha Ātea空间研究院负责。该项目是新西兰发展太空产业的重要一步,政府希望这个项目能带动科研与产业联动,提升甲烷排放监管能力。

EDF今日(7月2日)发布声明表示,团队已尝试所有可能手段恢复通讯,但确认卫星电源丧失,基本“不可恢复”。

EDF指出,该卫星搭载的高精度光谱仪曾表现出色,成功识别出油气生产区的大量甲烷释放源,包括以往难以从太空中检测到的小规模排放。但目前任务终止,科研与数据收集工作受到重创。

此前,MethaneSAT项目曾多次出现延误,包括发射推迟、数据交接延期等。更严重的是,自2024年3月起,这颗卫星因受太阳活动干扰,频繁进入“安全模式”,需人工反复重启;其三台推进器之一也出现故障,影响姿态控制。

尽管团队一再强调“属正常磨合问题”,但在控制权原计划于6月交接给奥克兰大学前,EDF悄然将操作权限交回美国制造商Blue Canyon Technologies进行维修。

奥克兰大学天体物理学家Richard Easther批评称,该项目在面对严重技术问题时“持续发出乐观公告”,未及时向公众通报风险,呼吁进行“无责审查”,找出为何忽略多项预警信号。

至于政府层面,新西兰太空部长Judith Collins今年3月曾在议会中被问及卫星问题,但以“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回应;新西兰太空局也在2月援引相同理由,拒绝回答媒体提问。

尽管主卫星已失联,EDF表示将继续处理此前获取的数据,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享所开发的算法和高精度测量技术,推动甲烷减排行动,包括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等倡议。

该事件不仅是科研与财政资源的重大损失,也暴露出新西兰在高风险科技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透明度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