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人士呼吁提倡餐后打包文化:杜绝食物浪费,要“精打细算”
作者: RNZ 日期:2025-05-20 10:49 阅读:0 来源:RNZ
据RNZ记者Ke-Xin Li报道,新西兰人正在通过就餐后要打包盒来避免食物浪费,不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在餐馆用餐后打包剩菜的态度也并不相同。
惠灵顿餐馆Little Penang的老板Tee Phee发现,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把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这种情况有可能增加了10%到15%,你肯定想不到,现在至少有30%(的顾客会把剩菜打包带走)。"
"几乎每两桌中就有一桌客人会打包。尤其是在午餐时段,大家吃得并不多,他们会在点餐时顺便要一个打包盒并留着晚餐吃。"
Pocha餐厅的前台经理David Lee表示,不同文化看待餐后打包的态度也不同。 Photo: Ke-Xin Li
Phee表示,在她的餐馆马上要迎来15周年店庆之际,她也很高兴看到浪费食物的情况有所改善。
"我们在员工培训时就强调,不鼓励客户点餐过量--我知道这有些奇怪是吧,(但)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只是不喜欢浪费食物。"
"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使用纸质的、而非塑料打包盒,我们一开始就提倡保护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政策在减少食物浪费和减少一次性餐具方面是一致的。"
Pocha是位于奥克兰市中心的一家韩式餐厅。该餐厅的前台经理David Lee表示,他并没有见到太多客人要打包盒,但这并不是因为客人们浪费食物。
"打包的顾客并不多,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吃多少点多少。我想新西兰也算是第一个经历经济下行的国家之一,所以我想人们对点餐这件事都是量力而行的。"
"所以(人们)精打细算。我们也会确保菜品份量合理,这样顾客的钱也不会浪费。"
Lee说,不同文化对打包盒的态度也不同。
比如韩国消费者就很少有打包习惯,因为他们知道怎么在家里自己做韩餐,并且他们也知道韩餐点餐的合适份量。此外在韩国文化中还认为,剩下一口食物是有礼貌的做法。
欧裔白人顾客通常在点餐后会打包。
Tee Phee。 Photo: Restaurant Association
而中国顾客则通常喜欢点上满满一桌不同的菜品,然后和同桌的人分享,有时候也会在餐后要打包盒。
太平洋岛裔顾客点餐量也很大。他们通常会打包带回家给自己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尝尝味道。
Lee表示,如果食客自己不好意思要打包盒,员工会主动提供。
"大多数时候,得有80%吧,客人们会主动索要打包盒。但总会有些客人会顾虑这样做会不好意思。所以是的,我们总会主动询问顾客,这是种不错的做法,因为我们不想把我们厨房做出来的美食丢掉。"
随着打包盒需求的激增,Pocha和Little Penang两家餐厅都决定收取50纽分左右的打包盒费用。
2018年,奥克兰Ponsonby一家名为Mekong Baby的餐厅上了媒体新闻,因为其当时的老板禁止打包。不过现任老板Jackie Kulak在一份邮件中对RNZ"First Up"节目表示,她6年前接手这家餐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旧有规定。
她说,食物浪费情况很普遍,他们认为应该允许顾客在餐后打包回家。现在,在Mekong Baby餐厅就餐的客人中,每4桌客人就会有1桌要求打包。
Little Penang的炒面(资料图片)。 Photo:
在奥克兰Kingsland的一个周五晚上,Canton Café餐厅的食客们表示绝不可能浪费食物。
在等待上餐的过程中,Sophia和Sarah两名食客告诉RNZ,她们对浪费食物问题深有感触。
"我们会打包。或许今晚这顿不会,因为我们吃完饭还有别的事。但通常来说会打包,我们都很喜欢美食。"
即便是需要付打包盒的费用,她们也会打包食物,因为她们是杜绝浪费的支持者。
"浪费食物让我很不爽,既然你都已经花了钱。"
不过如果食物不可口,那么不打包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两名食客Tony和Bianca在泰餐馆 @Bangkok吃过一顿晚餐,他们表示那天晚上他们把点的东西都吃光了,不然也一定会打包。
Tony说,他90%的时间都能把冰箱里的剩饭吃掉。
Melody则在The Kingslander和家人们一起庆祝生日。
"我们没吃完的东西会分给最后离开餐厅的家人们。我们聚餐通常是多人大聚会,不是三五好友小聚。"
尽管这家餐厅的食客都珍惜美食,但并非所有新西兰人都懂得不浪费。
去年,由新西兰餐饮业协会(Restaurant Association)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组织Edge impact发起的一项为期一周的项目,该项目从120家咖啡馆和餐馆搜集了13顿厨余垃圾,这其中有43%(将近6吨)是食客没吃完的剩菜。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华人“黑马”助NZ国家党赢关键选区 将成国会议员
- 送电影票啦!7月26日“中国第一神探”归来,超大屏幕IMAX实力诠释狄仁杰风采!
- 新西兰“油价最低加油站”桂冠易主 这次在奥克兰
- “22年谜团解开!”民众提供的照片确认尸骸身份
- 奥克兰公交撞树致8学生受伤 一59岁男子被指控
- 如何避免房产买卖发生“纠纷噩梦”?NZ官方给出7条建议
- 护照“惨案”年年有!新西兰人最常用的丢护照理由竟然是……
- 延期至少一年后,奥克兰北岸又一大型项目即将完工
- 求职骗局激增,诈骗者开始假冒猎头行骗
- 【2025财算案】新西兰政府计划投逾6亿纽币升级铁路网络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