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罗意:得诺奖的法国公爵,和被他改变的量子力学
作者: 第一财经 日期:2024-06-19 15:58 阅读:0 来源:第一财经
经典物理学到19世纪末已经集其大成,有的物理学家甚至感叹自己将要没什么事情可干了。然而刚一进入20世纪,经典物理学这个贵族之家,就出了一个名叫“量子力学”的逆子,才二十几年功夫就将经典物理学搞得家烦宅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现实中的法国贵族起了关键作用。
经典物理学家族的逆子
有一种说法认为,量子力学诞生于1900年12月17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柏林科学院物理学会做了一次关于热辐射理论的报告,这天后来就被人们视为量子力学的诞辰。
普朗克提出,在热辐射中,能量不是像人们惯常想象的那样以连续的形态输出,而是以一小包一小包的形态输出。这一小包一小包的能量被称为“能量子”,通常由“普朗克常数”来表征。“量子”的概念由此诞生——经典物理学世界中的连续性被破坏了。
不过当时科学界对普朗克的报告反应并不热烈,毕竟人们(包括普朗克本人)还完全无法想象量子力学会弄出多大麻烦。但这个逆子长到五岁那年,又出了一件和量子力学有关的大事。
这年是1905年,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爱因斯坦奇迹年”。在这一年,专利局小职员爱因斯坦一下发表了五篇物理学论文,狭义相对论就是在这年创立的。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以“光电效应”给了他一个奖(1921年),“光电效应”是他1905年另一篇论文的主题。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他认为光无非就是一束“能量子”形成的流,而同一波长的所有量子都携带着同样的能量。这些“光量子”后来就得名“光子”。这种观念和普朗克的“量子”异曲同工,又一次破坏了经典物理学世界的和谐安宁——其实光的微粒说之前就有了,但麦克斯韦(J. C. Maxwell)的电磁理论将光视为一种波,并且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取得了完美的证明(理论物理“四大力学”中的“电动力学”就包括电磁波的系统理论),微粒说已被放弃许久了。而现在完美的电磁理论竟然无法解释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因此主张用“光的波粒二象性”来解释光电效应,光的微粒说再次复活,光的本质再次成为未解之谜。物理学家们为光是粒子还是波,以及如何理解光的本质,喋喋不休争论了20年,没想到在1924年,他们迎来了量子力学的成人礼。
这年英国《哲学杂志》9月号上,发表了法国人德布罗意(L. V. De Broglie)的一篇文章,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如此的石破天惊,如此的难以理解,所以有时候人们索性就称之为“德布罗意波”。
所谓“物质波”,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世间万物只要运动就会产生波”,它有一个十分简单的关系:当物体静止时,波长就变成无穷大,而无穷大的波长当然意味着波的消失。
按照德布罗意的想法,物质波就好比一个粒子在冲浪——粒子坐在波上随波奔驰,而波是粒子自身产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粒子骑在自己的波上”,这真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滑稽而怪诞的意象,被一些人戏称为“半人半马的怪物”,但用来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倒似乎又言之成理。
现实生活中的法国贵族
德布罗意出身法国贵族,布罗意公爵的贵族身份至少可以上溯到1740年,传到他已经是第七代。这个家族还被奥地利授予“亲王”头衔,因此德布罗意在1960年承袭了公爵和亲王两个贵族头衔。他1987年逝世于巴黎,享年95岁。
德布罗意大学念的是索邦神学院(今巴黎大学前身),本来学的是历史,但后来受其兄影响,改念物理。在一些传记作者笔下,德布罗意“留着精心修剪过的小胡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服饰讲究,“身上每一丝每一毫都是纯正的法国贵族范儿”。
1923年德布罗意发表了3篇关于光量子的论文,1924年他将关于物质波理论的物理学论文提交索邦神学院,答辩委员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他们都不想让一个社会地位这么高的人失望”,所以就让他通过了。德布罗意的答辩委员会主席是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Paul Langevin)——他的另一个著名身份是居里夫人(Marie Curie)的婚外情人。比较严肃的看法是,德布罗意之所以能够通过答辩,是朗之万对他论文的赏识起了重要作用。
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德布罗意居然就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相传他得诺奖的论文只有半页长,记得1980年笔者在南京大学念天体物理专业,有一次量子力学课测验中,一道难题全班无人答对,事后教授告诉大家:这道题是根据德布罗意得诺奖的论文改造的,“你们要是能答对就怪了”,听教授这么一说,班上那些尖子同学才释然了。更有趣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德布罗意的颁奖词:
在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佐证的情况下,您大胆断言,物质不仅具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后来的实验证明,您的看法是正确的。您给一个戴上荣耀桂冠好几个世纪的名字带来了新的荣耀。
经典物理学的黄昏
对经典物理学来说,德布罗意波概念的出现就是一场浩劫。因为物理学家们发现:构成现代量子力学基础德布罗意波是一种“几率波”,这种波以几率——而不是经典物理学所习惯的准确形式——决定着粒子(比如电子)的运动。所以几率波(即德布罗意所主张的物质波)实际上断然否定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确定性。
1927年夏天,在布鲁塞尔的世界物理学家大会上,据说德布罗意的学说“遭到了全体一致的否定”(然而这又并不妨碍他在两年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引领风骚的人物换上了两位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有人认为这两人决定了此后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
海森堡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也有一个相当简洁的关系式,和德布罗意波的表达式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
粒子位置的测不准量,和粒子速度的测不准量,这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为0时,另一个必为无穷大。换句话说,当我们能够准确确定粒子的位置时,粒子的速度必为无穷大,而无穷大的速度意味着粒子的速度完全无法确定;当我们能够准确确定粒子的速度时,粒子位置的测不准量变成无穷大,这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知道粒子此刻位于何处。
至于“薛定谔的猫”,其实只是文学性的修辞或比喻,虽然在文人作品中常被提起,其实严肃的物理学家基本上不谈论这只猫。
量子力学此后的各种进展,总体上已无关紧要。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的猫,其实做了同一件事——和德布罗意一起彻底摧毁了经典物理学世界的确定性。从今以后,已经没有任何圆满的方法,可以用时间和空间、原因与结果这样传统的观念来描述微观世界的事件了。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潘功胜: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入驻上海
- 震惊!同一日,海南有11人通报被查,均来自医疗卫生系统
- 朱鹤新:2024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 头部服务器厂家拿下阿里AI芯片代工订单
- 总投资超50亿元,全球最大室内雪场将落地太仓
- 东南亚第一亚洲第三 泰国同性婚姻合法化
- 车联网概念掀涨停潮,多只连板股密集发声
- 宏图计划前两篇章还没实现,马斯克又要画新“大饼”了?
- 5天4板杰美特:公司未布局AI手机的研发与生产
- 提前还贷又现升温迹象,存量房贷利率能否下调引关注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