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精灵”!9岁新西兰华裔少年的舞蹈人生!
天维专题

  • 2017新西兰大选

    新西兰时间9月23日晚7时,大选投票结束。经过紧张的计票,Bill English领导的国家党以46%的得票率胜出,但未拿到61个国会席位,必须联合小党执政。

  • 2017财政预算案深度解读

    2017年5月25日,新西兰2017年度财政预算案正式揭开面纱。政府大范围派糖,不仅推出20亿大礼包补贴中低收入人群,还承诺未来几年将在奥克兰建造3.4万栋保障性住房。

1 2
往期专题

中国将第二次放归大熊猫 野放成功仍需要数十年

日期:2012-10-07 19:39:59 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邮箱:

  在四川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出生两年多后,大熊猫“淘淘”初定于10月11日正式放归大自然。对“淘淘”的野化培训持续两年多,没有人工采摘清洗的新鲜竹子,就要学会野外觅食、寻找水源;离开舒适的熊猫基地,在

  在四川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出生两年多后,大熊猫“淘淘”初定于10月11日正式放归大自然。对“淘淘”的野化培训持续两年多,没有人工采摘清洗的新鲜竹子,就要学会野外觅食、寻找水源;离开舒适的熊猫基地,在野外和天敌黑熊、金钱豹、野狼正面遭遇。

  近十年国内还没有熊猫放归的成功案例。首只放归的大熊猫在野外意外死亡,放归一度搁浅。此次,“淘淘”将成为我国第二只被野外放归的大熊猫,它再一次承载了科学家们的希望,圈养熊猫回到野外,帮助野生大熊猫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这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次新尝试。在不少专家看来,若成功其意义不亚于宇航员登上月球。

  2006年4月28日,中国放归了第一只接受野化培训的大熊猫“祥祥”,“祥祥”从2003年起接受野化训练共三年,但放归不到一年就不幸死去。三个月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宣布,“祥祥”是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严重内伤致死。

  这对整个研究中心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最早进行熊猫野化研究,坚持要让大熊猫“放归山林”,“祥祥”的死曾让他深陷质疑声中。加之2008年汶川地震,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核桃坪基地受到严重损毁,全部熊猫转移到了雅安碧峰峡,野化工作也只能暂停。

熊猫出生后就没见过人

  2010年7月20日,即将分娩的雌性大熊猫“草草”来到卧龙,13岁的她被选上参加第二期野化培训项目。

  基地已经为草草和她未来的孩子准备好三个野化培训圈,分别对应三个“野化”阶段,面积越来越大,海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接近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8月3日, “草草”生下了儿子“淘淘”。 “淘淘”出生后,和母亲“草草”在海拔1780米,面积2400平方米的第一阶段小型野化培训圈内生活。

  出生后第35天,“淘淘”第一次睁开眼,那以后就没有见过人,所有需要接触“淘淘”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伪装服,也就是熊猫服,减少对“淘淘”的人为干扰,避免形成对人的依赖。

  在转移到下一个野化圈时,也需将“淘淘”放进一个背篓里,蒙上布,一路上都不能让“淘淘”见到人。

  每隔几天,工作人员都会找到“草草”和“淘淘”,有时候给“淘淘”体检、称体重等,大多数时候则是隐藏在草丛中观察。工作人员借由套在“草草”脖颈处的无线电颈圈和遍及整个野化圈的红外线监控设备紧盯着母子俩的一举一动。

野生熊猫生存能力强

  在野化圈这个半野化的环境中出生,意味着“淘淘”一开始就没有人工饲养看护,要由母亲养育。

  “草草”被选中有特别的原因,她小时候在野外被人发现,被熊猫基地工作人员救护回来,从此才开始圈养生活。但毕竟从小出生在野外,由野生大熊猫母亲带大,“草草”生宝宝之后,就被认为带崽能力特别强。

  “淘淘”显然从妈妈那里学到了更多东西,“草草”没有让人失望,她把自己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生存技能也一一传授给了“淘淘”。

  比如吃竹子,“草草”告诉“淘淘”去哪找竹子怎么吃竹子,具体到怎么剥掉竹子的皮,然后应该挑哪个部位吃更美味。“淘淘”不像圈养的熊猫那样,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吃不到人工提供的各地优质竹子与竹笋、窝窝头、切好的苹果等这些人工饲料。

  在野外觅食的难度着实不小,若遇上极端气候更有可能面临食物不足。“淘淘”出生后的一年内,母子俩就先后经历了8·13特大泥石流、3·21雪灾和7·3暴雨泥石流等恶劣地质与气候灾害。2011年3月23日那天,下了一场大暴雪,积雪有40厘米,淹没了熊猫平日取食的竹子。工作人员开始担心它们找不到食物,几个人上山一看,母子俩很聪明,会躲起来避雪,并专找大树周围没有压倒的竹子,没有饿着。

  还有,“淘淘”特别喜欢爬树,在“草草”的带领下,它比圈养熊猫更早开始学习爬树,第一次上树的时候,“淘淘”爬了1米多高,但很快就被“草草”拉了下来,工作人员猜测,这应该是担心“淘淘”一开始爬得太高,跌下来。但过了几天,“淘淘”就基本学会了爬树,它喜欢在树上待着,“草草”则在树下不远的地方守着。

  也有惊险的经历,有一次“淘淘”正在爬树,到了十几米高的地方,突然掉了下来,“我们刚好看到全过程,当时就惊叫了,马上派人上山去找。”最后的结果,有惊无险,当工作人员找到“淘淘”的时候,他已经爬上了另一棵树。

听到异常声响就逃跑

  野化早期,主要是“草草”负责随时随刻保护着“淘淘”的安全。有一天凌晨一点,“草草”和“淘淘”都正在地下休息,一只果子狸慢慢靠近“淘淘”,那时候 “淘淘”还很小,正是果子狸眼中的美餐。工作人员非常紧张,随时准备赶去营救,就在果子狸逼近到不足一米的时候,“草草”突然扑向了果子狸,把果子狸撵跑了。

  但到了后来,随着“淘淘”的体重日益稳定增长,野外生存的能力逐渐增强。2012年5月3日,母子俩进入了第三阶段的野化培训圈。这个野化圈是二阶段野化圈的六倍大,面积为24万平方米,海拔2100米~2380米。这个阶段,“淘淘”明显独立了很多,母子俩一般都相隔百米以上活动,而在以前,他们之间最远不过50米。

  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母子俩两次转移到新的野化圈的时候,“淘淘”第一反应就是马上上树或者跑开,工作人员很高兴,因为“淘淘”的警惕性很高。这种看似“胆小”的意识和行为是圈养大熊猫不具备的,但对于野生大熊猫来说却是性命攸关。“淘淘”更接近野生大熊猫,只要听见异常的声音,比如工作人员难免会踩到枯竹什么的,只要不同于“草草”的脚步声,就会本能地跑到几十米开外去,或者爬上树隐蔽。

  在第三阶段的野化圈,一个主要培训项目就是应对天敌的试验。野生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有黑熊、豹子和狼等等。今年6月进行的试验中,野化基地首先用铁丝撑起金钱豹标本的毛皮,做成一只立体的豹子模型,在模型身上涂上豹子的粪便,制造出豹子的体味,放在“淘淘”经常活动的一个范围内。然后,工作人员再找一棵树躲在后面的草从中,用收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豹子的吼叫声,观察“淘淘”的反应。

  在当时的试验视频里看到,“淘淘”经过豹子标本的时候,先是发出了不舒服的叫声,随后几秒钟内就跑得很远,估计至少在百米开外。专家判定“淘淘”已经具备识别天敌的能力,能意识到危险并主动躲避。

遇到陌生同类也不理会

  除了躲避天敌,在最后阶段还要考验熊猫的同类识别能力。因为野生大熊猫是独居动物,一般不与同类发生接触,遇到同类的常见行为特点是“躲避、攻击”。打斗可能发生在确定领地以及争夺与母熊猫的交配优先顺序上,野生大熊猫会做到尽量避免打斗以自保,先根据气味等判断对象的强弱。

  圈养的大熊猫则不同,遇到同类的普遍行为特点是“亲近、友好”,因为从出生起就与同类一起生活,“就像人碰到会拥抱那样。这对野生大熊猫来说含义就不同”,而此前“祥祥”就因各种原因与同类打斗而死亡,基地的工作人员着重加入了对于同类识别应对的培训。

  也是在今年夏天,工作人员将对照组的一只同龄大熊猫“小茜”放在“淘淘”附近,然后躲在远处观察。当“淘淘”经过时,先是试探,追赶了几步,但很快就离开了。“淘淘最后的态度是不理会”。专家认为,这代表“淘淘”对于同类的反应与野生大熊猫相近,它在同类识别试验中也过关了。

生病是最大考验

  上月,国家林业局在四川都江堰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后认为,“淘淘”经过26个月的母兽带仔野化培训,个体和行为发育正常,警惕性较高,能识别天敌和伴生动物;基本具备觅食、空间利用和栖息地选择等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放归野外。

  核桃坪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初定于10月11日正式将“淘淘”放归大自然。届时,“草草”就会回到基地,而“淘淘”将被送往栗子坪保护区的高山上。

  与之前相比,这次“淘淘”即将放归的栗子坪地区,野生大熊猫密度较低,这意味着竞争打斗的可能性比较小,食物也更充足。

  饲养员牟世杰说,对于“淘淘”野外觅食和躲避天敌,他都不担心,最担心的是“淘淘”生病,因为在野外疾病控制不了,在圈养的环境中,提供的竹子都经过清洗,还会给熊猫用驱虫药,所以体内的寄生虫要远远少于野生大熊猫,寿命也是野生大熊猫的两倍。但在野外,只能看熊猫自身的造化了。

  专家组建议,考虑到大熊猫放归自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风险,应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野化基地将继续跟踪“淘淘”的独立生活。

熊猫野化至少50年

  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一部名为《3D大熊猫》的电影的摄制组,在他眼里,“淘淘”放归自然的意义不亚于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圈养的熊猫派出代表去野外探险,而那才是他们最初的家。

野放熊猫是先遣部队

  张和民解释道,我国野生熊猫现有1600只,圈养熊猫300余只。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六大山系,其中凉山和大小相邻两个山系的熊猫偏少。他们的分布呈现出小种群比较多、种群隔离高、灭绝风险大的特点,这会造成越来越多的近亲繁殖,因此有必要给这些区域的小种群增加个体,参与种群繁衍,这被称为“复壮”,是大熊猫野化工作的初衷。

  但野化工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张和民认为,现阶段是熊猫野化的最好时机。一方面,圈养熊猫的数量已经足够自我维持。另一方面,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相比过去大为改善。只有当熊猫在野外的种群数量能够稳定增长,熊猫才不算濒危动物。

野放成功起码要几十年

  除了第二期的“草草”和“淘淘”以外,目前在第一阶段的野化培训圈,还有6对母子在接受野化培训。张和民表示,希望以后每年可以放归2~3只大熊猫。

  另外,从今年1月初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成都基地)也正式启动了熊猫野放的项目。按照现有的规划,完全建成后,“野放研究中心”将放养30~40只大熊猫,50~100头(只)小熊猫等伴生野生动物。

  参与其中的主管李铭喜表示,熊猫野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野放的方式有很多种,还可以成群放归和成对放归,但在试验阶段如果失败损失太大,成都基地选择了遗传价值较低的熊猫个体作为“先遣队”去尝试,6只熊猫中2岁、3岁、4岁三个年龄阶段各两只,也有雌有雄,这都是尝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的齐敦武博士认为,熊猫野放成功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野放的熊猫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要能参与到野放区域当地的社会交往,能够建立自己的领地,回避别的熊猫领地,在发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就看能不能繁育后代,如果野放的熊猫没有生育“下一代”,熊猫野放并不成功;第四步,就要看野放熊猫的后代生存状况,能否继续传宗接代。

  所以,熊猫的野放至少要经历三代熊猫,按照熊猫15~30岁之间的寿命计算,五十年是必不可少的。(记者 杨洋)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条)

新闻视频
手机天维
天维导航频道,了解您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知道新西兰有什么样的福利吗?想知道关于新西兰的百科知识吗?新西兰都有哪些热门网站?点击这里,您就知道!
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您想第一时间了解新西兰的新闻吗?请您访问//weibo.com/skykiwidotcom,从今天开始关注我们吧!
纽惠康 - 源于新西兰的健康体验
纽惠康是天维网旗下唯一的购物网站,我们的宗旨是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您提供新西兰最优质的健康产品。请访问//wellcome.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