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7000万患者,中国原研新药打破激素治疗恶性循环
作者: 第一财经 日期:2025-11-25 17:02 阅读:0 来源:第一财经
【天维网综合报道】当“一抹就退”的激素药膏成为无数家庭的首选,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也陷入了一场恶性循环:瘙痒、用药、缓解、复发、加重……再用药。如今,一款国产创新药,试图为这场漫长的斗争画上休止符。
“我的病人里,特应性皮炎约占三分之二,其中激素滥用的情况触目惊心。”11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在“首届湿疹之友健康管理论坛”上表示,“他们自行购药,随意涂抹,后果很严重——不可逆的膨胀纹、激素依赖性皮炎,这些都已成为皮肤科门诊的常见‘后遗症’。”
监管灰色地带与患者的自救困局
特应性皮炎(AD),这种被俗称为“过敏性湿疹”的疾病,远非简单的皮肤问题。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结伴而行,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疾病。全球范围内,A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中国形势尤为严峻:1-7岁儿童患病率已达12.94%,而1-12月龄婴儿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0.48%。
在皮肤科药物唾手可得的今天,混乱的自我药疗成为了疾病管理的“放大器”。“在药店柜台与网络平台上,各类‘皮肤神膏’唾手可得。”一位业内专家评论道,“监管的灰色地带与商业的过度营销,共同构筑了激素滥用的温床。”与此同时,“谈激素色变”的恐慌又让部分患者拒绝一切必要治疗,导致病情失控。
“我们正面临‘滥用’与‘惧用’并存的冰火两重天,这让规范治疗步履维艰。”张建中说。
在传统治疗中,医生与患者常常陷入两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顾超颖教授解释道:“糖皮质激素像是一支强力的‘消防队’,能迅速扑灭炎症之火,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建筑结构’(皮肤萎缩),留下‘水渍残留’(色素沉着)。而传统非激素药虽安全,却如同‘缓慢降温’,起效慢、效果弱。”
重塑市场与未来:非激素药物的双重革命
去年11月,中国原研的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在全球多国获批上市,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它是全球首个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AD治疗的芳香烃受体(AhR)调节剂。
临床数据验证了这种新机制的潜力。四项国际研究证实,用药8周后,近60%的患者实现深度止痒。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中,治愈后停药10个月,70%的患者没有复发。“这部分患者,可以说达到了我们追求的‘临床治愈’状态,即机体恢复了自我平衡的能力。”张建中强调。
中国拥有约7000万AD患者,其中超过90%需要外用治疗。据《2025年中国皮肤湿疹外用制剂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湿疹制剂市场规模约52.8亿元,激素类药物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如“皮炎平”2023年销售额高达10.4亿元。
非激素创新药的出现,正在掀起一场双重革命:它既打破了疾病“复发-加重”的临床恶性循环,也正开始撼动由激素主导多年的外用药市场格局。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美欧加速AI部署:特朗普推"创世使命",欧盟放松AI监管
- 连续4个月净投放6000亿,中国央行双工具护航年末经济收官
- 德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从出口引擎到转型阵痛
- 特朗普又开始“画饼”?美国两党争夺“可负担能力”高地
- 陶冬:美联储估计还得降息,12月是疫情后最难一次议息
- 日本前首相批评高市错误言论,称应阐明日方官方立场
- 印媒:印度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 英国改革移民制度 永久居留权或等待30年才获得
- 黛安芬12月31日起停止中国大陆市场运营
- 美联邦航空局对委内瑞拉空域发布安全警告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