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 引发150万亚裔围观

作者: 小林君   日期:2019-10-24 14:57 阅读:  来源:精英说  
分享到:
邮箱:

活在移民家庭的他们被父母的传统价值观过度保护和控制,“父母用爱养育了子女,却也可能以爱为名将子女吞噬”,这份控诉父母控制欲的帖子,也因此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共鸣。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移民家庭的父母们来说,看到这篇内容很可能会非常心寒:为了孩子移民海外,辛苦地打拼,只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对孩子严一些也是为了他们好,可怎么孩子却接受不了了呢?

显然,这样的家庭矛盾表面上是父母与子女的冲突,但本质上根植于文化和思维方式,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那么,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真的无解吗?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进入Karen发帖的“Subtle Asian Traits(微妙的亚裔特质)脸书小组”,这里活跃着150多万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及亚洲各国的成员。

起初,讨论组的创建者是9名在墨尔本生活的华裔高中生,他们在这里分享“关于隐晦或明显的亚裔特质”的笑话,但没想到的是,在短短三个月内社群就吸引了100万亚裔加入。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Subtle Asian Traits

尽管来自世界各地,但是大多数成员都有相同的身份:亚洲移民二代(指从小跟着父母移民/出生在国外的孩子)。

几位创始人显然没有预料到,隐藏在笑话和表情包之下的身份焦虑和移民家庭两代人的文化冲突,是被如此分散在全世界的年轻亚裔们所共享。

论坛中的成员们用各种玩笑,互相分享复杂的成长体验,讨论文化传承,和父母与社会的价值冲突,自我认同感。当然,组内黑得最狠的当属亚洲父母,外界都认为他们严厉专横、不尊重孩子隐私。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亚洲父母的逻辑:拿不到A是一种罪过”

图片来源:Subtle Asian Traits

各个成员在群里回忆成长过程中无数次的差异化体验:比如当你的美国小伙伴都穿着睡衣参加各种派对时,你却在各种培训班之间穿梭。

一个女孩告诉自己的妈妈早上没有吃午餐,母亲给她发来了这么一段话:

“听说你没有吃早餐就这样上了两个小时的课,我真的很为你的身体担心,甚至我都因为担心你昨晚也没睡好,像你这样冒着压力工作,身体真的很容易垮掉。“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Subtle Asian Traits

这位妈妈说完理论依据后,还不忘结合事例说明:

“我同事的丈夫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还去了华尔街工作,但是因为他得了肠胃疾病和糖尿病,而不得不终止自己的事业,希望你不要像他一样。要注意饮食健康,对了,我给你找了篇文章,你看看人家怎么建议的......”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有人自嘲参加亚洲人的家庭聚会时,

被告知进门前需要换上酒店拖鞋的照片

图片来源:Subtle Asian Traits

还有一个用马甲发帖的成员说,自己因为身材肥胖而被七个月没见的家人每天言语虐待,肥胖羞辱(fat shame)到心里产生自杀的念头,但又怕自己只是小题大做、过度敏感。

回复里很多人对楼主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我也遭受过 24/7 (24小时全天候)的言语虐待”,“谁能找出一个不会 fat shame 的亚洲父母?在线等”。当然,也有刺耳的声音指责说,“跟父母所经历的苦比起来这算个屁,你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比如开始吃小份的食物、多锻炼”。

许多华人小孩觉得,因为父母的谨慎、严格以及霸道,生长在西方国家却流着亚洲血液的他们,难免也会觉得要说双语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同时很讨厌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多多少少总会试图反抗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规则和传统…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亚洲父母,这类群体经常成为组内被调侃的目标

图片来源:Google

但与此同时,当年轻人们聚在脸书用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方式进行自嘲和反思,华人父母的困扰同样不少。

在华裔大妈聚集的北美华人网上,经常看到忧心忡忡的父母提出在青春期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烦恼,包括但不限于,嫌弃父母、不讲中文、不能融入白人圈/不够融入白人圈等等。

经典育儿帖里经常充满了“孩子故意不讲中文怎么办”、“该不该让女儿去白人同学家 sleep over”以及 “太过内向,没有朋友如何解决”之类的内容,从主题上看就充满了矛盾。

甚至连国内家长都逐渐持开放态度的恋爱,也有人选择干预,有个家长就上网求支招,如何让高三的女儿打消和一个男生谈恋爱的念头,“以前成功说服过好几次了,这次看上去有点认真,不好解决”。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Google

在理想状态下,这代移民希望子女能是一个具有传统中式价值观内核(孝顺听话)和西方思维方式的混合体。多数人心中的模版儿女应该是:孝顺父母、中英文流利、找亚裔对象(如果非要外族的话,白人最好)、上名牌大学、做个医生或者律师。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往往会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被后者以西式教育武装的叛逆打碎。亚裔小组就通过这次大型网络聚会表演了一场的“无因的反抗”。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白人小孩带到学校的午餐VS你带到学校的午餐“

图片来源:Subtle Asian Traits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提到传统华人家庭中最常出现的管教方式,在最新一季的《圆桌派》中有一集,主持人窦文涛抛出了一个困扰华人子女多年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父母喜欢消遣、贬损孩子?”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窦文涛

图片来源:圆桌派

“你看他胖得跟猪一样。”

“你看他黑的,跟个煤球似的。”

“我们家那小子就是个笨蛋,扶不起的阿斗。”

“我都说了多少遍,你怎么就就是记不住,猪脑子是不是?”

“快点!你看看隔壁的XX,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孩子!“

……

气急败坏、呲牙咧嘴的父母,以及默不作声的孩子,构成了无数人回忆童年时,脑海中熟悉的情景。

中国的家长们习惯用责怪和羞辱的方式来督促改正,殊不知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出的负能量,年幼的孩子并没有消化的能力,日积月累只能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

蒋方舟说,孩子世界的比例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蒋方舟

图片来源:圆桌派

很多成年人口中的玩笑,孩子们往往信以为真。“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会真的认为自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时刻担心着爸妈把自己再扔回去。”

对于父母来说,这些脱口而出的不满和贬损在孩子心理造成更多的是费解和羞愧,并随时有可能在他们内心被放大,甚至可能贯穿一生。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Google

有读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当众贬损、批评的经历,尽管知道母亲心底里是疼爱自己的,但并不认同她的教育方式,希望能用私下里挨一顿打来代替。

孩子们在乎父母给予的每一个反馈与评价。当众的责骂羞辱和伤自尊的玩笑,像一把刀子在他们身上狠狠扎下,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甚至可能延续终生。

作家王朔就在《致女儿书》里写过一段令人心碎的回忆: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这段不长的文字,写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痛——缺爱。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Google

对于成长于军人家庭的王朔来说,父亲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严格与暴力。

当年在军队大院长大的马未都,也对这样的管教方式印象深刻。聊起那时候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马未都在《圆桌派》调侃道:“那时候哪家不打孩子,都打!别人劝架不是说你别打了,而是“打两下就行了”。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圆桌派·亲情:我们的父母

英国爱丁堡大学一项研究对2000人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发现:

小时候得到父母更多温暖和关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幸福,对自己的生活也感到更加满意;而那些小时候被父母施加了更高心理控制的孩子,从小到大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要差。

事实上有心理学家也注意到,家长控制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为此,王朔总结自己对于下一代的养育方式,他希望自己与女儿之间最重要的情绪,不是血缘、不是父慈女孝、不是养育与反哺,而是亲密。

“特别怕像奶奶一样,你也知道,她还活着,我也对她充满感情,可我们在一起就像生人一样。”

25岁华裔女孩发帖控诉中国父母,引发150万亚裔围观!管教式亲情,让多少人受累?

图片来源:Google

对于移民海外的华裔家庭来说,当孩子们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成长,接受的又是和父母们截然不同的教育,此时的华人家庭在亲子关系上必然需要比在国内付出更多。

但无论在任何环境,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更加优秀,但在“为他们好”的同时,也别忘记与子女一同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想法。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