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贴:本人女,从公务员辞职了,而且是国家部委
日期:2017-08-21 05:21:13 阅读: 来源:微博
公务员的头衔在大部分人眼中很光鲜,但真实体验如何,或许冷暖自知,分享本文提供另一种思路。
本篇文章从作者身处部门的角度出发,展现了一个当代年轻公务员的真实感受。确实在体制行业内,每个部门、每个地区工作量与人际关系都不一样。有人曾遇到过因为领导一句不留心的话,下面同志整整拼命加班一个月,最后又被领导一句话砍掉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也挺常见,不能说无奈,习惯后或许当成一种文化吧。
1
本人女,一枚国家部委公务员,09年重点大学硕士毕业入职,文科专业,2015年已经31岁,女儿两岁。这种情况,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女性,又不是理工科人才,几乎没一个人能理解我为何想要辞职。还好老公支持我,他说我们这种工作状态,担心我的身体。
我们加班的时间非常多!且领导带头,局长、司长级别加班最狠,科长、处长、剩下的同志们一个比一个不服输(有些是活儿实在太多,有些是迫于其他人都加班自己不好意思走)。主任、部长(省部级)加班情况不很多,但百分百每周都有周末双休日落笔签字的文件。
我顶上的司局级领导,前任领导06年上任,任职以来从未休假过,2014年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他终于离婚了,他爱人是隔壁部门的司局级领导。这一任领导1966年出生,女,至今未婚。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活儿,您们可能听过一个词:文山会海。公文全都是写稿的同志们撞墙吐血写出来的,那个著名的“一稿二稿等于没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的段子,虽不必每回都那样,但就是推稿那些一两个字、那些四六句对仗、押韵,要了多少寿命啊!
还有各种会议、各种活动。若是省部级干部活动,常有司局级干部带着处长最后审查摆!桌!签!
你觉得大材小用?最初打印桌签、放进有机玻璃的桌签架里、亲自去摆好的,也是个985大学硕士毕业的科员,70后(我们办公室的老一点的同志)。
若是国家级的活动,更超出普通人的想像。一场记者会、一个会议、一次会见、一次合影,背后得用多少人的血汗、多少套方案、多少个日夜不眠、现场得打多少鸡血,才能顺利运转,恐怕只有在电视台大型直播节目后台的副导演和导播级别的人能想像到,还未必是体会到。
网上有张照片:两¥会时期服务员们拿着绳子拉直,保证每排的茶杯位置在一条线上。这些都是没有编制的20出头小姑娘,就这样还有多少网友认为是浪费人力。但那些活儿就得有人干,还特不能出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就这样还可能出差池。
见识过大领导上着勤务接机的流程以后,我就有了去电视台直播节目幕后打杂的心了。现场的担任联络的那位科长,手机打到没电插着充电宝,带着耳机,小跑着打电话协调。
多少辆车,怎么进T2,哪些转T3,再回T2又是一套新的贵宾服务程序…多少小领导坐车来接大领导,每个人都不能怠慢。如果是马不停蹄的电视台直播,你的付出好歹是成就了一场精彩的直播,有很好的收视,有赚钱并且让很多观众得到了愉悦或学到了东西。但这样一次人仰马翻的接机,其实只是接机而已。你接或不接,飞机一样降落的,不过就是省了领导排队过安检等流程而已。
我常臆想,领导本身有时候真不介意与民同乐一起安个检,但是官僚机构一层层安排下来,谁敢让领导走普通通道?送机也很搞笑,有些小领导要进入控制区,帮大领导提包一直提到飞机上,放上行李架之后再道别,好像大领导自己提不动个手提行李箱,那箱子有轮子可以拖行的啊!
但是你知道多少公务员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参与一次接机么?能见大领导一面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所以,就像其他人想辞职的原因一样:我对工作没有认同感。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领导一点想法,我们自己忙乎不说,我们下面的很多同志又要一把血一把汗很久。这种时候我总是内疚自己改变不了这不科学的体系结构。谁都知道不科学,没人知道该咋办。
虽然辞职后我压根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工作,但是我想至少不会是感觉好像在害人的工作。害得领导不能亲民走普通路线登机、降落,害得领导显得像残障一样非得让别人把什么都给自己安排好,不得不害得下面同志为我们领导的一些拍脑袋决定而痛苦奔忙,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保姆……
2
当然,肯定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既然挤进公务员的人每年屡增不减,肯定是有原因的。虽然我已辞职,但我也简单赘述一下做公务员的“好处”吧。
首先肯定是家人朋友以及所有的路人都觉得你“稳定”,就像你这辈子可以不用再奋斗了一样,好像这样加班还不叫奋斗一样。
其次是某种“朴素的荣誉感”,你手机里存电话的都是各部委的人。(绝大多数人想进都进不去的地方、见不到的人)
你可以参加各种看似规格很高的会议和活动。(我承认第一次进大会堂确实自我感觉良好,好想自拍)
你可以见很多VIP。(如同经常受到接见,经常被摄影师闪灯,宛若明星的保镖)
下面单位和领导都拿你当回事。(这不完全是好处,虽然你布置的工作下面都会认真完成,但发生“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这种情况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非常郁闷的,还曾经忍不住直言劝诫过领导某些拍脑袋的想法)等等。
还有“真正的荣誉感”,你有机会参与能影响这个国家的事,某些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是国家机器里的螺丝钉,虽然不是只有你才能当好这颗螺丝钉,但是这螺丝钉确实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工资
众所周知只是保你基本生活而已,别指望靠工资在北京买房,我闺蜜在二线省会城市买房的时候问我,你现在的存款能买一个卫生间么?我说大概能买2平米,够一个卫生间么?(当时我们按西四环以外五环以内的地价算的,然而今天我已经连那儿的两平米都买不起了)
至于车,我和我现任的司局级领导没车,两个处级同事摇号前按揭一辆克鲁兹、一辆低配帕萨特,一副处级同事今年终于摇到号买了KIA我不认识型号,前任司局级领导开手动档捷达,其他人都抱着“要是能娶到/嫁给真爱就好了”的心态在等摇到号。
福利
吃喝从来就不是福利,工作饭局各行都有,而且那样喝酒也是众所周知的痛苦,所以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酒局大幅减少确实是喜大普奔的;以前单位一个月给发150块钱伙食补助,13年以后停发了;本单位从来没有传闻中的报销手机费、打车费(但确实有别的单位可以报销的);至于中秋发月饼……真的想吃月饼、且缺一年一次月饼钱的同学,请果断报考公务员吧(然而13年以后也没有再发了,现在你们报考也晚了)。
灰色收入
我在的部门没有“老虎”,而且相处这么多年下来,我感觉自己的部门里都是不敢、不想和非常反感吃拿卡要的人,可能归功于前任领导上梁很正,现任领导精神洁癖。以前有过下面单位的人送过月饼,还有人请我办公室里5个人吃过冰激凌。当然,如果有人主动想要吃拿卡要,那是可以有灰色收入的,但那也就是走向深渊的开始了。
比起灰色收入来说,我所在的单位的人明显更珍视自己的工作,所以小环境很好。大家都忙,也没什么时间勾心斗角。前任领导提拔的时候,大领导跟同志们聊“xx同志没有一封举报信,更难得的是居然也没有一封表扬信。尤其难得啊!没有一封表扬信!”
那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其他候选人都有表扬信……我们单位的人是多么单纯啊。当然,理论上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非常反感,所以同事们有这种事时都避开了我(我也是精神洁癖啊)。
产假有保障,请假相对容易
前提是没有急事。我产假休了满满6个月。在没有急事的时候,请几小时假相对容易,并且如同加班没有加班费一样,请个几小时假也不扣工资。
本单位很多人都是夫妻两个公务员,一位处级干部爱人在北京知名高校机关任职,工资高、假期多、工作有积极意义、很难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或事故、工作环境很好、每天面对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大学生、没有发表学术成果的压力,这是目前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了。但她是动用了不少关系才能在那儿工作的,所以想要好工作还是要看个人有多大本事(会搞关系绝对是大本事啊)。
3
很多同学说现在都是干一行恨一行,有一定道理。从事的行业就像白米饭和蚊子血,别的行业就像白月光和朱砂痣。也有很多人劝我不要头脑发热辞了职,再去发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我头脑热了很多年了,也是因为谨(dan)慎(xiao)而尚未跨出那一步,并没有幻想外面的世界很美好^o^
目前我已写辞职报告。接下来还有几波慰留、几轮谈话、层层审批,再算上工作交接,估计最迟一个月后彻底离职。
不论新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会努力的。现在的心情,说一点忐忑都没有那是骗人的,但也确实兴奋多过于恐惧。可能有点像:
我要找到All Blue,我要成为海贼王,我要成为大剑豪,我要画出世界地图,我要成为勇敢的海上战士,向着伟大航路,进发!(当然不像那一众,个个身怀绝技。我都从部委辞职了,您就让我热血一下嘛……)
最后,我想对所有想报考公务员的朋友们说一句:“对于某些性格、价值观、专业、兴趣、具体情况的人来说,公务员绝对是个好工作。但所有工作都有适合的人群,所以一定要具体分析你自己是否是这个适合人群中的一员。”别让自己的人生在懊悔中度过。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 “跃动的精灵”!9岁新西兰华裔少年的舞蹈人生!
- 时间:2017-08-21 09:11:45
- 相关新闻
- 天维导航频道,了解您生活的方方面面:
- 想知道新西兰有什么样的福利吗?想知道关于新西兰的百科知识吗?新西兰都有哪些热门网站?点击这里,您就知道!
- 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 您想第一时间了解新西兰的新闻吗?请您访问//weibo.com/skykiwidotcom,从今天开始关注我们吧!
- 纽惠康 - 源于新西兰的健康体验
- 纽惠康是天维网旗下唯一的购物网站,我们的宗旨是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您提供新西兰最优质的健康产品。请访问//wellcome.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