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节,年轻华裔面孔亮相传统技艺演出

作者: RNZ   日期:2025-01-24 11:28 阅读:0  来源:RNZ  
分享到:
邮箱: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046.pngRNZ记者Duoya Lu报道,舞狮、京剧表演和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一部分。

在新西兰,越来越多的华裔孩子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传统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连接,并满足家人对年轻一代将传统技艺传承的期待。

舞狮

奥克兰义龙醒狮团有30多位华裔孩子,年龄最小的学员仅5岁。今年,舞狮团将在2025年的新春花市同乐日(2025 Chinese New Year Festival & Market Day)上进行表演。

为了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每个周末,孩子们都聚集在奥克兰East Tāmaki的一个小仓库里紧密锣鼓地进行训练。

醒狮团的创始人刘成德,是一位新加坡华人,72岁依然精神矍铄,多年来一直被学员亲切地称呼为"master Peter Low" 。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105.png

刘成德30多年来一直坚持教授孩子舞狮。 Photo: RNZ / Yiting Lin

他11岁便开始学习舞狮,1987年移民新西兰后,除了经营自己的超市,业余时间都拿来教小孩学舞狮。如今,他超市旁的一个小仓库成为他每周教授舞狮技艺的最佳场所。

刘成德说,从1998年开始至今,他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300人。坚持36年,他觉得是为了尽华人的责任。

"如果我知道的,我不传承下去,不交给他们(孩子们),我会有遗憾。"

刘成德表示,他教授孩子学习舞狮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道具也都免费提供,并根据孩子们的体型做了修改。

"我现在72岁了……我在跟时间赛跑,"他说, "我会一直坚持培养小孩子,不会放弃……我会一直教到我不可以喘气为止。"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122.png

刘成德11岁便开始在新加坡学习舞狮。 Photo: RNZ / Yiting Lin

马来西亚华人Cerry Sim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近22年,从小在醒狮文化中长大的她,两年前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到舞狮团,跟随刘成德一起学习。

Sim表示,她不希望舞狮文化在自己孩子这一代消失。

"我希望他们把舞狮文化传递给新西兰," Sim表示,她年龄稍大的两个孩子特别告诉她,会将舞狮文化传承下去。

"老大、老二很坚定地说'我们会把它传承下去'。(听到这个)我觉得很开心、很自豪。"

9岁的William McKenna已经跟随刘德成学习舞狮6个月。

McKenna表示,虽然还算 "新手",但他已经可以铙钹、舞狮尾以及棍棒。

"舞狮有时候很有挑战,"他说,"不过就像你第一次学习某样东西一样,非常难,但后来你就逐渐掌握它的窍门了。"

McKenna的母亲Elaine Ho是马来西亚华人,她非常支持儿子学习舞狮。

"作为华人,作为华裔,我觉得(让儿子)学习舞狮很重要,"她说, "William在这还学习了尊重,了解了一些文化,包括收到红包意味着什么,以及中国传统礼仪。"

"他能沉浸在中国文化里是好事,否则在家里我们都是西式环境,他很难学到这些。"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135.png

9岁的李樱桃将在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上表演京剧。 Photo: RNZ / Yiting Lin

京剧

京剧,也是新西兰年轻华裔们庆祝春节的另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今年春节,新西兰白云京剧社将在奥克兰带来多场演出,包括在2月13日到16日举行的奥克兰元宵灯会上亮相。

9岁的李樱桃(Victoira Li)是京剧社的最小成员,将在今年的奥克兰元宵灯会上与另一位年长的成员,带来京剧老旦组合彩唱【钓金龟】、【打龙袍】里的精彩片段。

李樱桃的奶奶张淑云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11年,她表示,之所以让孙女学习京剧,是希望她对中文更感兴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她们出生在新西兰,说的都是英文,中文不是很好," 张淑云表示,"我们家庭成员都喜欢京剧,让她学京剧,想让她继承(这一传统文化),也锻炼中文。"

"唱京剧很讲究字正,唱京剧的时候就能把中文也练好。"

微信图片_20250124061654.png

17岁的陈佳烨在12岁时便开始对京剧产生兴趣。 Photo: RNZ / Yiting Lin

17岁的北京女孩儿陈佳烨也将在今年的奥克兰元宵灯会上演出,带来京剧青衣彩唱【金玉奴】中的精彩片段。

陈佳烨表示,受姥爷的影响,她从小就开始听各种戏曲曲目,12岁时开始对京剧产生兴趣。

"我特别喜欢京剧的服饰和戏腔,"她说,"戏腔是很有故事的……每一段戏腔、戏曲都分别代表一个角色。"

陈佳烨如今在奥克兰的Long Bay College读11年级,她很希望把京剧传扬到国外。

"每次我在学校演出的时候,国外的老师都对我非常尊敬和赞赏,"她说。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205.png

孩子们在春节前夕参加皮影工作坊。 Photo: RNZ / Yiting Lin

皮影

春节前夕,66岁的侯元放(William Hou)也在奥克兰北岸为华裔孩子举办了一场皮影工作坊活动,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侯元放来自中国河北唐山,18岁便与皮影结缘,加入唐山皮影剧团,学习皮影雕刻与表演。

侯远方表示,皮影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每年春节民间的庆祝春节的"重头戏"。

"在中国,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每年过春节,皮影都是一个主打的演出形式,"他说,"那时候文化(活动)不多,乡村、城镇都会通过皮影表演来庆祝(春节)。"

移民新西兰后,侯元放表示他感到有使命感,将皮影文化带到新西兰。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225.png

侯远方展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皮影收藏品。 Photo: RNZ / Yiting Lin

侯远方收藏了上百件的中国皮影,其中,历史最悠久的皮影可以追溯至清代。他时常带着皮影走进奥克兰的学校,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展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有魅力。

"看到新西兰没有(皮影)这一门艺术,我想把皮影引进到新西兰,填补新西兰的文化空白,"他说,"皮影是一个很奇特的光影艺术,是电影的先驱、动漫的鼻祖、戏剧的活化石,值得我们传承。"

侯远方的想法得到许多华裔家庭的支持。

生活在奥克兰的纪宗娜有一个6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她表示,她一直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新西兰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皮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她说,"它包含的不光是历史故事的传承,更是手艺和艺术的传承。"

"我希望我的孩子,了解自己是从哪儿来的,知道自己的根,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微信图片_20250124062238.png

孩子们在春节前夕参加皮影工作坊。 Photo: RNZ / Yiting Lin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