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纾困包”来了:NZ过半家庭获育儿补贴 “奶粉金”增加

作者: Jackie Shan   日期:2022-11-06 15:01 阅读:0  来源:天维网报道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  总理Jacinda Ardern在周日(11月6日)下午宣布了政府新的家庭纾困包:为儿童保育补贴计划提供1.89亿纽币的资金支持,这将使超过一半的新西兰家庭有资格获得孩子的学前和课后看护补贴。

YRKIDWDDWFFOVMSWJ7QC3TEESI.jpg

总理Jacinda Ardern今天在工党大会上发表讲话。Photo / Alex Burton

Ardern今天在工党大会上宣布了这一补贴方案,为中低收入家庭纾困。

据悉,调整后的育儿补贴将明显提高家庭收入门槛,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家庭将被纳入保障范围,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每周增加超过200纽币补贴。

按照测算,这将意味着额外将1万名新西兰儿童纳入补贴,许多目前已经符合补贴资格的儿童的补贴额将增加。新西兰超过一半的有孩子的家庭将有资格获得包括儿童保育、课前和课后保育在内的补贴。

这项政策将于明年4月开始实施,预计四年将额外花费1.89391亿纽币。

具体补贴额分为三个档,按照孩子数量和家庭收入进行区分,详见下表。

QQ截图20221106100531.jpg

Ardern还宣布从明年4月开始增加Working for Families(俗称“奶粉金”)。预计政府将为此拨款2600万纽币。

据悉,这一福利将与通胀挂钩进行调整。增加后的Working for Families将使大约60%的新西兰家庭受益。

对于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Best Start津贴也将每周增加4纽币。

Ardern说,儿童保育是家庭面临的最大成本之一。

“在家庭感受到生活成本飙升的时候,我们正在对最重要的事情进行投资,确保父母能够获得托儿服务,并且他们有更多的纾困方案来支付其他费用。”他说。

工党一直批评国家党将减税作为一种纾困方案。

Ardern表示,通过儿童保育补贴和Working for Families支持,有针对性的帮助居民缓解生活压力,并且不会对通胀产生严重影响。

上述纾困措施均使用现有的帮扶框架——与一次性的生活费补贴(符合条件的每人350纽币)不同,后者用由税务局负责管理和发放。

具体措施如下:

——将提高儿童保育补贴收入门槛,意味着更多中高收入群体被纳入补贴范围。例如,新政策实施后,两孩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116,117纽币至124,644纽币,将获得这一补贴。目前的门槛只对年收入低于84,345美元到90,584纽币的家庭有效。

按照新的计划,所有年收入在10万纽币以下的家庭都将获得某种形式的补贴——金额多少决于收入和孩子数量。这将使获得保育补贴的儿童数增加约1万人。几乎每个单亲父母都将有资格获得这笔补贴,新西兰所有有孩子的家庭中将有54%符合标准。

再打个比方,按照现在的标准,双职工家庭如果每周工作40小时、每人小时薪26纽币、有两个5岁以下的孩子,就没有资格获得这笔补贴,但从明年4月1日起就符合补贴标准,每周能获得252纽币。

——被称为“奶粉金”的Working for Families补贴由税务局发放,从4月1日开始,家庭中最大的孩子每周增加约9纽币至136纽币,之后的孩子每周增加7纽币至每周111纽币。新父母补贴也将每周增加4纽币至69纽币。

这些补贴已经与通胀挂钩,并计划明年增加。预计这些将耗资约2600万纽币,已经在预算中。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