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不想做中国人!”一只新西兰“香蕉”的自白

作者: Zeng   日期:2019-07-16 16:04 阅读:  来源:天维网微信  
分享到:
邮箱:

“有时候我真的不把你当做亚裔,你被洗得好白!”

 

朋友的这句话,曾被她当成一种称赞。她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叫做“香蕉”:

 

黄色的皮肤,但有着白人的内心。

 


毕竟,和学校里其他亚裔同学相比,她太特别了

 

她一点不害羞,混在一群白人同学堆儿里,奔放地飙脏话,毫不含糊地大讲荤笑话

 

她的数学很糟,英语成绩却拔尖,甚至比白人同学更懂英国文学

 

她宁愿中午饿一顿,也不要带妈妈做的米饭去学校

 

她远离其他的亚裔同学,

 

他们胆小懦弱的样子,让她觉得无聊又悲哀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尽管她出生在新西兰,但被只会粤语的爷爷带大的她,在5岁前一句英文都不会讲,只敢和华人小伙伴玩。

 

然而,在初中时成功打入了白人圈子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亚裔身份,也拒绝和任何人透露自己的中文名,甚至连自己的姓都羞于提起——

 

她姓庄,名丽诗,好记又好听。

 

但同学们只知道,她叫Esther Z。

 

Esther在旅行中

 

她不否认这样的过去,甚至把自己“香蕉人”的经历写出来,大肆发表在美国和新西兰的多家媒体:


“在白人世界长大的中国人”

 


因为,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


如今,她已经重拾了自己华夏的根,学会了如何自豪地做一名华裔。

 

而字里行间,她因身份认同经历的种种曲折和挣扎,也引发了好多新西兰华裔的共鸣:

 

原来你也是这样!

 


在读过Esther的文章后,天维菌和她约了采访。

 

见面那天,Esther非常准时地到了。简单的问候后,她自嘲,“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话只有小朋友的水平”,于是我们切换回了英文。

 

她有着纯正的新西兰口音,还有着典型年轻kiwi的咬字习惯。

 

她说,没想到文章发表后,会有这么热烈的反馈,不仅身边的朋友都读了,还有陌生人私信给她,聊自己的感受,

 

连她的家人也读了。

 

“我本来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文章发表,发给了他们,但我觉得这么长,他们肯定不会读,我父母英语也不好。没想到我妈还真读了,而我的小弟也发来一大堆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感想……哈哈,太奇怪了,要知道我们平时从来不会谈论什么深沉的话题。”

 

“我妈呢,有点在意我隐射说他们有教育缺失的问题,她觉得我在怪她,挺委屈……”

 

Esther(右一)和朋友


Esther的老家在广州,她的父母,则是典型的一代移民:

 

两人英语都并不是特别好,来到新西兰后把家安在西奥克兰的Lynnfield。

 

平时,Esther的父母忙着埋头挣钱,养着一大家子人还要还房贷,过着早出晚归紧巴巴的生活,陪伴孩子们最多的是爷爷。

 

是爷爷带着他们去社区游乐场,也是爷爷陪着他们去上幼儿园。

 

Esther和爷爷


幼儿园里,害羞的Esther不敢跟别人讲英语,她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哪怕上了小学后,她也只敢跟其他讲粤语的小朋友玩。

 

其实从两三岁就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你长得和别人不一样,语言也不一样,别的小孩看的电视,你父母不让你看,别人聊的话题,你接不上……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其实一直都有——甚至到了现在,我依然能感受到融入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贯穿人生的课题。

 

“小时候这种‘不一样’可能是很表面的,比如冬天,其他的小朋友可能只是穿着T恤跑来跑去地玩耍,我却是唯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但到了现在,毕业了,找工作递简历的时候……我仍然能感觉到这种‘不一样’。”

 

“也许如果当年父母有更多的引导,可能会好一些,但我不认为当时的情况有任何改变的可能性。事出都有因,只有顺势而为,两种文化的冲撞摆在那里,得淡定地面对。

 

Esther坦言,自己与父母,并不十分理解彼此。

 

“很多东西都需要和他们解释,有时候解释了他们也不是很明白,也不懂我的选择,比如我并没有选很多亚裔学生会攻读的那些专业,而是学的交流艺术,毕业后做Marketing,但他们就不太能理解。”

 

“而且据我所知,很多新西兰的亚裔后代,都和他们的父母有着这样的隔阂。”






对于如今的新一代移民父母,Esther倒是有一些建议:

 

多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多看看其他家庭孩子如何成长,在kiwi文化里,父母更多是孩子的朋友。你不会希望自己成为孩子融入到学校和社会当中去的绊脚石。

 

想想你希望你和孩子是什么关系?想想你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个诚实的人?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说谎,因为我知道说真话父母不会理解。什么严父出孝子,其实是严父出撒谎专家。

 

“当然如果和孩子做朋友的话,可能你要担心的事情就更多一些,因为他们什么都会告诉你。如果你凶,你就不知道这些心事,也就没这些担心了。”

 


 

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年幼的Esther独自一人面对着陌生的白人世界。

 


小学的时候,她只有两个朋友。她们都是典型的亚裔:内向腼腆,沉默寡言,除了体育不好,各科成绩都好,还都戴着眼镜。

 

“我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亚裔同学,基本都是‘好女孩’。听话,做功课,只和几个亚裔姐妹接触。”

 

但很快,事情出现了转机:她被调换了座位,坐到了一堆班里的淘气小子旁边。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变。这堆淘气男孩,他们每天的主要目标就是have fun——我觉得其实很多kiwi的人生也是这个目标,有趣,好玩,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很多亚裔的目标则是‘成功’。”

 


从来没有“出格”过的Esther,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学生时代:

 

“和朋友们没心没肺地开玩笑,疯疯癫癫,不用去刻意讨好谁,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我想成为这样群体里的一份子。”

 

于是,Esther和这堆淘气男孩越走越近,并刻意疏远了她的亚裔朋友们。

 

“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有的自卑和怯懦,我痛恨这一点,我觉得这种缺乏自信很可悲——那时的我,其实渴望着别人的关注与认可。”

 

“当然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那个年代的学校白人占着非常主导的地位,亚裔是被边缘化的,如果我没有被调座位,我和其他亚裔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我现在甚至不认为在新西兰生活你一定要讲英语,但那个时候的我,一心就要成为kiwi。”

 

新西兰拥有不同肤色的众多族裔



不过,真正让她彻底不想当亚裔,是她13岁时遇到的一件事:

 

她在社区里当送报员。有一天,她正在把一张报纸塞进一家人的邮箱里,一个壮实的、留着棕色胡须,头发乱糟糟的男子走了出来,朝着她摇头。

 

她问对方,你不想要报纸吗?

 

那人又摇了摇头,还挥手让她快走。

 

Esther感觉很困惑。第二次她又去到那家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在那里等着她,

 

这位奶奶解释了那位男子的行为:


他不想要你给他送报纸,因为他不喜欢中国人。但我还是想要读报纸。”

 

大学时Esther和自己的亚裔朋友们在一起



也是从那以后,Esther的数学变得越来越差,英语反而越来越好,而且她不再和任何亚裔同学接触,只要是和中国文化有关的任何事情,她都会条件反射一样的抵触——


她觉得,这样大家就会都知道她是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知道她和别的亚裔不一样……

 

然而,尽管Esther一心想要融入到kiwi同学的圈子里,但在他们的眼中,她仍然是“Other”。

 

不过,这种心态的表现,往往非常细微:

 

“他们言词中有时候会暗示,和你约会的是亚裔男孩吗?会有白人男生愿意和你约会吗?会有白人雇主雇你吗?比如我学戏剧,会有合适的角色给你吗?”

 

“我最讨厌的一个刻板印象之一,就是假设亚裔女孩只会跟亚裔男孩约会……我愿意和谁就和谁啊!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什么性格,三观合不合,肤色根本就不是问题啊?”

 

“另外一个经常遇到的,有人见面第一句就问你,你来自哪里?也就是说,他们看到我,所意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不是一个白人。

 

 


上了高中后,在课堂上学到了“淘金热”时期华人移民的历史,以及新西兰对华人征收人头税的歧视历史,让Esther感觉到更加的愤怒,并开始反思,他们曾如此蔑视华人,为什么自己还会这么想要融入?

 

在新西兰的华人淘金者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有歧视的存在,不过我觉得进入青春期以后,对歧视问题就更敏感更愤怒了。尽管新西兰说自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欢迎所有人,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了Poll Tax那样的法律,但歧视其实依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她注意到,自己的白人朋友在看到旁边车里司机是其他族裔时,会叹气,一些老年白人在对讲机里总是聊到中国人如何买光了新西兰的房子,新西兰优先党甚至宣扬要专门限制亚洲国家的移民。

 

这种casual racism很微妙,往往是随意的,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是一句玩笑,但却会让你在心里想:你这是在搞笑呢,还是在嘲笑我呢?比如会有人大声地追着你说:你好,你好!我父母听见会以为对方好意打招呼呢,受宠若惊,我听见后就会出离的愤怒。”

 

有时候这又表现在区别对待上,并不是大张旗鼓的歧视,而是你心里知道,如果你是一个白人,对方和你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可能都不同。也许他不是故意要这么做,甚至不是故意要伤害你,但我觉得有些白人还是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在新西兰,在文化上、数量上都占主导地位,不愿意受到挑战。”

 

新西兰导演Taika Waititi

曾犀利指出Casual Racism的问题




意识到这些后,Esther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认同。

 

我认识到不管我有多么的kiwi,我始终还是会被标签为亚裔。我开始不再将白人文化视为一种‘正统’,转而花更多的精力去和亚裔交流。”

 

很快,Esther就被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给感染了。

 

当时,19岁的她被派到美国去做交换生。作为被交换过去的唯一一名新西兰学生,在开头的第一天,她就发现,自己的处境尴尬:

 

“我清楚地意识到种族是有多么重要……我旁边坐着德国学生,他们理都不理我。第一个过来跟我说话的人是日本人,之后韩国同学问我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去图书馆,晚上遇到了一些中国女孩,她们小心翼翼地接近我,得知我是华裔后,几乎高兴得跳起来。”

 

Esther和其他中国留学生朋友们


因为她是中国人,所以她被自然而然地接纳了。她知道自己不孤单。

 

“在美国时我修了一个写作课,当时有一个作业,要求写一篇和自己有关的纪实文章,所以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自己的创伤,所以我就决定写这个话题:在一个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里做一个亚裔的滋味。”

 

这篇文章她得了A。

 

6年后的2019,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又拿着这篇文章趣参加了一个写作赛事,赢得了一个100美金的二等奖。随后,这篇文章又发表在了新西兰的媒体平台上。

 



现在的Esther不再抵触自己的身份,反而学会了拥抱它。她可以自豪而骄傲的说,我是一个亚裔,我是一个华人。

 

“中国人真的很nice很友好,即便我的中文讲得不怎么样,但每次他们总是一大堆人,热热闹闹。这在白人堆里很难见到,他们很自我,要想成为朋友非常难——我想这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

 

在发现生活中有歧视的时候,她也会直接当面和对方对峙。

 

“这主要是受到我前领导的影响。我上一个工作,领导是个越南女子,她特别的有主见,很强硬那种,不怯于和别人杠上……不过后来我也理解,在一个白人主导的社会,有时候你需要这样。很多人不喜欢这种被挑战的感觉,但往往必须要双方对峙后,才能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在她身上学到了这一点。”


所以,当身边的同事抱怨:中国人在占领新西兰的时候,她也会直截了当地质问对方——你在说我吗?

 

穿着旗袍的Esther


最近,她辞职了,跑到欧洲去旅游了一圈。

 

她结实了各种各样的朋友,人们也都好奇地问她:“你来自哪里?”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会伴随她的一生,

 

但现在,她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了。



扫二维码看更多精彩新闻


775491158096338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