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人

  日期:2020-12-16 18:44 阅读: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邮箱:

12月12日,接近夜里11点钟,华少在快手完成了近五个半小时的带货直播。在这间名叫“肥仔华百货公司”的地方,华少的身份是“老板”,他亲切地称呼消费者为“老铁”。

时间推回至11月20日,《中国好声音2020》的总决赛刚刚过半,武汉突然下起零星小雨。这对于户外直播无疑是坏消息,但对华少却并非“危机”。他站在雨中,即兴以雨关联至武汉今年经历的疫情,用“风雨中听故事”的一语双关,实现了今年最温暖的主持救场。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华少

“肥仔华”老板、“中国好舌头”,担任节目导演、话剧演员,还要拍电影……近些年,华少在平行时空拥有太多不同身份,并在其中不断切换,得心应手。但,“华少”究竟该如何定义?

这个问题令胡乔华(“华少”本名)难得停顿片刻。

如果说,胡乔华是一个拥有梦想的普通人,那“华少”就是梦想的创造者。“我希望(在节目里)大家可以觉得,跟华少聊天是开心的事;在我的直播间,大家买东西也好,不买东西也好,至少看着高兴,买的人也不觉得吃亏。”胡乔华认为,创作的本质就是服务观众,只要大家觉得华少不是坏人,还挺有趣的,这就挺好。


挨骂中找到直播方式

直播不仅是销售数字,更是一种社交过程

6月6日晚,华少迎来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场“战役”。眼前的屏幕内,观看人数正以万为单位增长,评论快速到让人眼花缭乱。华少有条不紊地介绍着从房产、手机、洗衣机,到白酒、坚果、美妆等几十款产品,直播从晚上七点持续到接近凌晨一点。

“紧张,极其紧张。”首场直播结束后,华少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连忙观察工作人员的表情。经历过跨年晚会、颁奖典礼等无数重要的电视直播场合,面对眼前十几厘米见方的小竖屏,华少仍感觉手足无措。他解释,自己还没有进入角色,不知道如何组织最合理的交流语言。

和众多投身直播带货的艺人一样,华少也是被大潮匆匆卷入这个新兴产业的。2019年,曾有很多平台邀请华少跨界直播,但都被他一一婉拒,原因是还不到时候,“当时我还有工作,而且工作密度也比较饱满,所以不太希望直接跟销售发生关系。”

不到一年,疫情暴发。作为一棵“救命稻草”,华少必须对直播改观。但更重要的是,他洞察到在传统媒体遭遇不稳定因素时,这个产业依然持续输出的发展潜质。长远且可持续,是华少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元素。

但,同样是靠语言,主持人是不是一定能干好直播?直播电商究竟是销售还是品宣,未来还有没有新的可能性?华少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有把握了,才能开始做。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直播中的华少。

疫情稳定后,华少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广州参与了某个服饰品牌的直播穴,意外完成得很顺利。但实操却与之截然不同。在6月6日第一场直播中,华少卖得最多的是空调。他侃侃而谈空调是1.5匹的,非常好用。对于电视口播,这些信息点已经足够。但评论瞬间被提问刷屏,“我们家1.5匹够吗?”“能耗多少?”“多长时间制冷?制冷时是变频还是定频?”这些看似生活经验的问题,让华少感觉自己很苍白。

“你说这东西好,要买,但我要是坐下边我也不会买。除了价格合适,凭什么你说一个好字我就得买?”

华少不擅长说空话。比如卖食品,他从不说“入口即化”“酥脆弹牙”等夸张的形容词,“我吃了40年的饭,冰淇淋都没有入口即化,牙膏都不弹牙。”在华少看来,好吃就是吃了第一口想吃第二口,只有自己吃过,觉得好吃的食品才会推荐给用户,而且无论多饱,华少都会把推荐的食物吃完。

现场卖完了补货,就真的是卖完了,华少从不“表演”临时砍价,“现在直播有坑位费、销售分成大家都知道。你说我做到一半,突然再去跟商家砍价,基本不可能。我们就跟大家讲真的。”

如果说何时真正摸索到直播方式,华少调侃“被骂的多了,就慢慢知道了”。刚直播时,华少穿过一件白色的衣服,他不懂直播灯光与舞台灯光的不同,瞬间评论一片骂声,“衣服炸光了”“衣服都不会穿,做什么主播”。

斥责一秒钟同步眼前,做了十余年艺人的华少还是不舒服,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很冤枉。但遇见困难就逃跑,这不是他的选项。“除非被无情抛弃了或者实在没机会了,否则跑这个事,我不太乐意干。”

华少理解,直播不仅是销售数字,更是一种社交过程。这次穿白衣服被骂,下次就改成其他颜色试试看;这次消费者对讲解不太满意,下次就在这方面多多补课。在挨骂与改变中,他正在探索一种最适合华少的直播方式。

三四个月后,华少与直播观众建立了独特的信赖关系。他们叫他“肥仔华”,他叫他们“老铁”。如今偶尔有评论故意找茬,老铁们都会帮“肥仔华”鸣不平,“咱们也有自己人了,那个时候觉得心里挺温暖的。”


证明自己不止是“中国好舌头”

不是话语更密,语言量大就一定是好的

1999年,胡乔华刚考入大学,报名参加了杭州交通经济之声的主持人选拔赛。那时专业技能还不足的他,总是跑到老师那里请教学习。他在自传《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中回忆,一位老师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他说话太快,缺少顿挫,语言情感表达力不足。“通俗解释是这样的:光说话快没用,根本做不了主持人!”

从某种语境来看,这句话在华少身上,并不全然正确。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舞台上,华少以47秒350字的逆天语速,浓缩了原本两分半的广告口播,带给观众自带三倍速的兴奋感。现象级综艺+“中国好舌头”,让华少一夜间迎来事业巅峰。

“按照现在的话说,当年也是流量很行的人。”华少调侃自己。

工作量陡然增加,工作质量也意外提升。《中国好声音》的巡演从亚洲走到北美,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听过华少现场表演口播。随后华少主演了大电影处女作,宣传语中写着他的角色“尽展口才”。2013年,华少参演了赖声川的话剧,2014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我第一次真正有了暴发户的心态。”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主持人华少。图/视觉中国

第一年,无论去哪儿,华少说一段广告,底下一鼓掌,就能下班了,“觉得自己挺牛,念广告都能成为表演,比唱歌都快。”

第二年,华少有点腻了。虽然找他上台“念广告”的活动只增不减,但他感到害怕,他知道“好舌头”早晚有一天会没意思,“还能干吗?再快就没有意义了,再慢别人就觉得不行。”

华少习惯将眼光看得很远。一件事可否有持续发展的空间,远比其在不在风口,更值得他思考。第三年后,华少明确跟团队说,只要是跟快嘴相关的合作,都尽量先婉拒。在此期间,华少自掏将近百万元,制作、主持了读书类节目《华少爱读书》,展现其私下文化论道的一面。他试水制作了脱口秀节目《全民奥斯卡》,那时脱口秀还未形成全民效应,但他猜测,这或许是未来能够赖以为生的新风口。然而,两档节目都没能推出第二季。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华少爱读书》

而后,华少又用两档养成综艺,试图成为中国偶像的弄潮儿。还是不行。蜜蜂少女队、优我女团,遗憾地淹没于中国偶像生产链上。华少用四年接受了自己的挫败。五年之后,《蜜蜂少女队》的刘雨昕、孔雪儿,《最优的我们》的赵小棠等人在另一档养成网综中出道,很多网友考古后评价,华少做节目选人眼光还不错。迟来的认可让华少感觉到些许安慰,“我们确实有很多没有做好,但很高兴,她们成功了,某种程度上让我的失败感还小了一点。侧面证明,当年我也不是一无是处。”

七八年过去了,“好舌头”热度还在持续,“发胖”“减肥”“嗓子哑”又成为搜索引擎中,华少全新的后缀。团队经常调侃,他是永远靠身体器官被大众关注的主持人,其他的都不行。

“那就努力把主持做好吧。”如今华少看得坦然。他仍相信自己是厉害的,只是没有被看到,每一天,都在为证明自己而努力。

上个月,在某档节目中华少采访了冯骥才先生。录制结束,先生对他表示感谢,愿意把多讲的机会让给他,“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了。我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不是话语更密,语言量大就一定是好的。我能够用一个问题带出五个故事,我觉得自己挺厉害的。”


是创作者,不是工具人

主持人的自我净化能力,是值得思考的

2014年春节,华少在温哥华主持了一场大型演唱会,台下大多是华人观众。他上场跟大家打招呼,台下随即传来潮水般的呼声“念广告!念广告。”华少没有多做回应,直接熟稔地用“好舌头”的语速快速念完了该场演唱会的赞助商名单。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再念一遍!”

他说,这大概是观众第一次在公共场合,主动要求主持人念广告。这似乎是他的荣幸,但也让他心底有一些忧伤,对自己所处这个行业的忧伤:主持人,除了能报幕和报广告之外,还能做什么?

这些思考被华少记录在2015年2月发布的博文《主持人还有将来吗?》中。 “那时也是暴发户心态,可能写得也不太准确。我从没有对主持人这个工作有过懈怠,但我确实认为,主持人自我净化的能力或发展方向,是值得思考的。”

危机感推着华少不断改变、尝试。五个月后,综艺《出发吧爱情》在浙江卫视正式播出。华少的身份不再是主持人,而是总导演、总制片人。从开机到收官的近半年,华少推掉了大量主持的通告,把家搬到了办公室,睡觉也成了极为奢侈的事。他曾在媒体采访中坦言,有一次五天五夜连续工作,每天只睡1个多小时,还曾在朋友圈里开玩笑说,自己已经把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都给“戒掉”了。但,他重新收获了乐趣。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艺人供图

《蜜蜂少女队》《天生是优我》《今晚九点见》……带有华少烙印的节目接踵而至。他从台上走到台下,靠“刷脸”和业内积累的好人缘,完成了整套节目的“配置”。他亲自拿着策划案,奔波于一个又一个招商会与应酬,在与合作对象各种形式的交流下,还产生了“过劳肥”,“电视剧里那些创投行业的精英们,和现实中相比身材差别都很大。又高又帅又瘦的,真的非常难,生活中很多都是中年、臃肿、偏胖。”

而节目策划、流程执行方案、录制流程、艺人统筹,甚至节目中艺人的迎来送往,开车做保安,也是华少的工作,“朋友们来了都是信任,我也不能让大家难受。”

从主持人到创作者,把想法变成现实,胡乔华更新了个人价值。实际上,早在广播电台担任主播的时候,华少就习惯于介入所有的采编流程。以至于进入卫视,不得不成为“工具人”后,他糟糕到一度想要放弃。

如今,华少想要通过创作看到时代可能性的渴望,愈发强烈。即便在直播中,华少也试图在被品牌限制的商业空间中,尽可能融入创作色彩。比如,直播带货通常会采用三个机位拍摄,但华少增加到四机位,一台主摄,一台特写,一台顶机,一台游机,有时还会用七个机位, “老铁”们可以360度从上到下看到产品的全貌。

他为直播间命名“肥仔华百货公司”,打造了一个在虚拟网络里真实存在的购物场所概念,还特地邀请杨幂为“开业”剪彩。而专门招待明星朋友的二号直播间,被他设定为“华少的家”,墙上专门用麻将的“发”字做装饰,营造了更像访谈节目的氛围感。

今年华少的创作,甚至开始触达至大银幕。他正在筹备自己的喜剧电影“处女作”。华少与时代的对话正在进一步深入。


不玩票的机会主义者

接受失败,但不接受因懈怠或不够努力造成的失败

《中国好声音2020》总决赛直播前两天,华少从杭州飞到武汉已经是凌晨两点。几个小时之后,他站在武汉体育中心进行最后的彩排。次日,直播结束已接近凌晨,当日一大早他又要坐飞机回到杭州。这种饱和的工作密度,对华少而言稀松平常。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总决赛直播前的彩排。

直播无疑加重了他的忙碌。如今,华少保持每个月至少直播四到五场的节奏。一场直播的筹备周期是四五天,每天6到8个小时。从选品会、过品会、定品会到直播彩排,产品编排顺序,最后的价格和赠品,华少都要亲自参与。为此,华少重新编排已经稀少的个人生活,他甚至无法列举,自己还有哪些空余时间,“我是一个生产工具,今天几点到几点归他,几点到几点干这件事,都是团队来安排;我来不及也没招儿,再晚他们都等,大不了他们白天睡,我晚上接着来开会。”

如今,明星带货直播似乎正在落潮,不少艺人因为没时间了解产品,不得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华少不喜欢玩票。双十一期间,他连续直播了七场,一场平均五个半小时。

他也有自己的目标。如果把直播产业比喻成麻将桌,李佳琦、薇娅、辛巴、罗永浩四个人,目前正在头部的桌子上打麻将,而他还在包厢外面。他准备踏实先干两三年,也许自己也有机会坐到最大的第一桌与前辈切磋切磋。

从“中国好舌头”到“肥仔华”,华少不想做工具丨人物

艺人供图

除了直播,华少同时在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主持、电影、话剧、音乐……从去年开始,他一直在寻找一档完全属于华少的语言类或脱口秀类节目。如今,白岩松、何炅、汪涵等同行前辈们,都拥有代表个人表达的节目,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性格、审美,在其中得到充分的释放。

华少很羡慕。他的《中国好声音》,充其量只是华少作为工具的一种模式。前一阵,李诞、王建国所属的公司正在招脱口秀培训班,华少去报名却被“拒绝”了,理由是,怕华少来“砸场子”。

华少自认是“机会主义者”,好奇心重,有点“作”,一旦发现机遇,或者觉得好玩,都想去尝试一下;但又不想短期收割,“因为总有人相信你,才让你去试。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是我很难接受自己是因为懈怠或者不够努力,造成的失败。”

如今在华少的愿景中,他期待能通过直播积累用户,打出“肥仔华百货公司”的品牌,未来成为自己文艺产品的宣推阵地。如果后续能开发出自己的品牌供应链,或许还可以用直播间冠名自己的节目。据悉,近日即将在浙江卫视播出华少加盟的节目《宝藏般的乡村》, 特约赞助商之一便是“肥仔华百货公司”。“这样就不用担心华少脱口秀找不到冠名商了,我自己冠名我自己。如果把内容做好,我还可以赚两份钱。”

想明白这件事,华少再次忘记了想要休假的念头。


【新鲜问答】

新京报:这一两年外界对于华少身材的讨论,一度上了热搜,这出乎你的意料吗?

华少:出乎。我其实也不是一下子胖的,怎么会突然一下子被看到(笑)。我自己看到也吓一跳,原来图上已经这么胖了吗?

我之前生过病,也不是什么大病,但确实养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慢慢胖起来了,年纪大了呢,也比较难受一点儿。因为我的工作量很满,我的同事也比较心疼我,所以大家说,好好好,今天你就不要运动了,或者今天吃点儿好的算了。

我们也有目标,当时是希望双十一过后(减下来),但做直播真的很难瘦。我们要做食品,你不吃怎么卖得掉呢?而且国家提倡直播不浪费,所以我们一定要吃完。直播五个半小时,我卖十几种食品,还瘦得下来就怪了。

新京报:身材这件事,对你产生困扰了吗?

华少:说实话我很困扰,我也想瘦下来。我们做这行常常要上台,胖了以后原来的衣服都穿不上,又要重新去买,也很浪费钱。哎,我也希望能穿回以前那些(衣服),努力,努力,再努力。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