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首破1万亿元,付息压力上升

作者: 第一财经   日期:2024-10-30 17:06 阅读:0  来源:第一财经  
分享到:
邮箱:

据第一财经报道,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受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低迷,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影响,地方政府债券付息压力逐步加大,但整体安全可控。

10月29日,财政部披露今年9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至约44.74万亿元。今年前9个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约1.04万亿元,这是前三季度地方债利息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

地方政府偿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金,另一部分则是利息。近年来,到期政府债券本金高达两三万亿元,但由于偿债资金八成以上来自“借新还旧”,地方实际拿出真金白银偿还压力相对较小。但地方政府债券利息不被允许“借新还旧”,必须地方财政掏出真金白银来偿还,因此利息支出更能反映地方偿债压力。

比如,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约2.7万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即借新还旧)还本金约2.3万亿元,占到期偿债本金比例约85%。而前三季度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约0.4万亿元,这明显低于同期超1万亿元的偿债利息支出。

而衡量利息支出压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观察利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10%是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中称,市县政府年度一般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或者专项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的,债务管理领导小组或债务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启动财政重整计划。

地方政府债务付息支出细分为一般债务付息支出和专项债务付息支出,不过两个细分数据官方并未公布,且实践中一些地方也是统筹各类财政资源来偿还利息,因此可以将地方债务付息支出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之和(下称“广义财政支出”)对比,来观察地方付息压力。这一占比越大,说明付息压力越大,其中10%是一个约束性指标。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约1.04万亿元,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支出合计约23.11万亿元,前三季度利息支出占比约4.5%,这高于去年同期(约4.1%),显示今年以来地方付息压力有所上升。

如果以更为准确的年度指标来看,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2021年、2022年、2023年地方利息支出占地方广义财政支出比重分别约2.4%、2.9%、3.4%、3.7%。再结合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利息支出占比约4.5%来观察,不难发现地方政府债券付息压力在不断上升。

当然,目前地方政府债券付息占比仍明显小于10%警戒线,这也显示地方政府偿还利息整体上安全可控。

上图来自天风证券研报(下同)

导致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压力逐步上升,一方面跟疫情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大幅攀升有关。比如疫情前的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21万亿元,但疫情之后为了稳经济,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保持较大发行规模,叠加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截至今年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至近45万亿元。

当然这一债务余额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但也客观上使得地方偿还利息支出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受近年来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叠加此前大规模减税降费、房地产、土地市场低迷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这也制约了财政支出规模,客观上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券偿还本金及利息压力。

不过,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平均利率逐步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利息支出压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利率为3.55%。截至今年9月末,这一平均利率降至3.12%,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2.34%。

尽管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总体安全可控,但由于近年来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大幅攀升,而其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土地市场低迷影响,卖地收入大幅下滑,专项债券利息支出压力相对较大。另外,利息支出压力具体到各地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债务余额更大、收入受到冲击更大的地方,付息压力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利息支出仅针对上述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并不包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近期财政部公开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目前这一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政策细节,有待11月初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揭晓。

如果延续此前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隐性债务策略,那么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将大幅增加,地方显性债务还息压力会进一步增加。如果采取特别国债来置换隐性债务,不会增加地方债务余额,但特别国债本金及利息是否由地方偿还,则颇受关注。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