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致死率高达52%,已传播到牛身上,新西兰严防!

作者: Jackie Shan   日期:2024-05-15 15:19 阅读:0  来源:天维网报道  
分享到:
邮箱:

【天维网综合报道】  禽流感从发现至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最近其传播的进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么,关于禽流感,新西兰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如果禽流感确实传入,对新西兰意味着什么?

微信截图_20240515111643.jpg

图片来源:1News

高致病性H5N1病毒(也称为禽流感)在2024年再次登上了全球媒体的头条。

首先,今年2月份人类首次在南极洲大陆发现这种病毒,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尚未在野生动物中发现禽流感病毒的地区。

仅仅几周后,禽流感首次被证实传播到奶牛身上,美国数十个奶牛群已经检出这种病毒,这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禽流感疫情已出现“牛传人”的病例,引发了广泛担忧。最新进展是,美国疾控中心表示,至少220人“在相关接触后已接受病毒监测”。但联邦官员拒绝回答有关受监控工人在该国何处等问题。

为什么禽流感病毒在牛群间传播值得担忧?

奥塔哥大学病毒学家Jemma Geoghegan教授表示,禽流感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正在进化并改变了遗传密码。

“以前,(禽流感病毒)只在宿主范围内传播,随着基因突变将宿主范围扩大到各种不同的鸟类,并蔓延到哺乳动物。”

Geoghegan说,专家们最初认为H5N1病毒扩散到海洋动物、猫、狗和山羊等哺乳动物不会威胁到其他物种,但美国检出牛群感染后,早期证据表明,H5N1可能在牛群之间存在广泛的传播。

“我们以前见过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猪等家畜身上;早在2009年就发现了猪流感。”她说,“这些哺乳动物成为混合载体,使禽流感病毒可以交换遗传物质……更容易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

新西兰应该为此感到紧张吗?

据世卫组织称,自2003年以来,全球已有近900例人类感染H5N1病毒病例。这些病例都是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而感染,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然而,感染病例的死亡率更令人担忧。 已知感染病例中,超过一半(52%)已经死亡。

Geoghegan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证据表明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但是)如果哺乳动物之间持续存在传播,只会增加这种病毒适应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她说,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她补充说,在Covid-19疫情之后短时间内出现了最新的禽流感疫情,时机也不太好。

“人们疲于应对传染病。”

抱最好的期望,做最坏的准备

新西兰卫生当局已经在本土监测H5N1,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如果在新西兰本土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新西兰生物安全局(Biosecurity NZ)将作为牵头部门,与保育部(DoC)和卫生部一起应对。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首席兽医官Mary van Andel表示,虽然新西兰实施了一定的边境控制,但防范禽流感传入仍面临挑战。

“(H5N1病毒)已经通过野生鸟类在(世界各地)传播,当然,我们无法控制野生鸟类飞来新西兰。”她说,“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收集信息。”

“早期发现……将使我们能与其他机构有效合作,尽量减少对相关行业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尽可能避免传播给人。”

鉴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首次发现以来已导致全球数亿只鸟类死亡,新西兰家禽业已经在制定生物安全措施,防止H5N1病毒传入。

van Andel表示,随着禽流感已经蔓延到美国的牛群,新西兰乳业部门也在重点做好应对病毒的准备。

同时她强调,美国的防疫部门不必对涉疫的牛群进行扑杀。

“我们在美国的同行告诉我们,(被感染的)牛在大约10-14天内康复。”

她称新西兰当局与一线的兽医有良好的沟通,可以第一时间报告病例。

对新西兰的野生动物更具威胁

van Andel和Geoghegan都鼓励新西兰人,如果看到大批生病或死亡的鸟类,请立即通知当局,可以拨打外来病虫害报告热线0800 80 99 66,同时与这类动物保持距离,不要接触。

Geoghegan说,目前禽流感给新西兰带来的最大威胁是对野生动物,这就是为什么保育部正在某些圈养设施中为濒危的本土物种(包括南秧鸡和鸮鹦鹉等鸟类)试验接种疫苗。

“新西兰有很多独有的本土鸟类,它们是需要保护的珍稀物种。”Geoghegan说。

“这是目前新西兰面临的最大威胁。(禽流感)既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对野生动物来说更为严峻。”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留言只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天维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 您在天维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维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天维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

Click here

Advertising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