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拉响健康警报!而最该重视的中国人还浑然不觉…

作者: Emma Wang   日期:2019-07-18 06:30 阅读:  来源:天维网微信  
分享到:
邮箱:

说到新西兰人,很多人都联想到“霍比特”


——在这纷扰的世界里偏安一隅,


他们优哉游哉地过着幸福的日子……


然而,最近新西兰向本国所有全职劳动者们


拉响了一条警报:


你们是中风的高危人群,要小心!



原因很简单:


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如果你一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以上,一年中这样工作的强度超过50天,那么你中风的几率将增加29%;


如果这样的工作状态保持10年以上,那么你中风的风险则增长45%。



而新西兰惊恐地发现,在经合组织国家“国民平均工作时长”的统计中,新西兰人竟然以一年1756小时,排在了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之上……




看到这里,天维菌不厚道地快笑出声了


这个调查哪里说的是新西兰人啊


请不要这样给自己加戏好么?


我们中国人

才是这条报告真正的提醒对象好吗!?


对比之下,新西兰人真的已经太幸福了好么……




“吃苦耐劳”一直都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快节奏、讲效率的当下,这种“美德”更是被我们发扬到了极致。


“996福报”“007拼命”……


为啥中国崛起这么快?因为中国人太能吃苦了!


国外一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调侃,叫Chinese People Can Sleep Anywhere。


这是一个只有在中国能见到的奇景——人在哪里都能睡着。


赶鸭子,睡着了



废钢铁堆儿里,睡着了


收着塑料瓶,睡着了


卖菜,睡着了


建筑工人,脚手架下面就睡着了


医生,随便坐一坐就睡着了


买房销售,到了饭点先眯一小会儿


普通上班族,等一个快餐的功夫也睡着了…


为啥?不是太爱睡,

而是根本没时间睡,只能见缝插针。

中国人…工作太努力了,太累了!



梳理历年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你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根本没有低于44小时的,



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就业人员,


周平均工作时长已为46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一年52周,算下来就是2392小时,这比经合组织统计的组织内工作时长最高的墨西哥(2148小时),已经整整多了244小时!


而比新西兰的1756小时,则多了636小时!


如果按照一天8小时上班,相当于一个中国人一年平均要比新西兰人多上79.5天班!



没想到啊


新西兰人竟然率先开始叫苦了!


堂堂正正地给自己冠以了“Hard-working”的形容!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历来以“放假特别多”著称的国度啊!



首先,新西兰法律规定,最低带薪年假不得少于20天。


这里的很多职工们都喜欢把首尾周末连上,每年都请上三、四周去度假。



此外,新西兰每年还有10天的法定公共假日,每每遇到像复活节这样的小长假,还有更让人欣喜的请假空间!



下图是今年4月新西兰人的日历,其中红圈的是公共假日,蓝圈是周末,所以很多人23号、24号、26号也请了假,就这样凑出一个完完整整的10天长假出来!



爽歪歪吧?


这样还不够。


从今年5月份开始,新西兰人还为雇员们恢复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休息权益,那就是10分钟的茶歇时间!



这份今年5月生效的法律规定,新西兰雇主必须向雇员提供工间休息。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8小时工作制计算,那么雇主必须向雇员提供两次10分钟的间息和30分钟的进餐时间。


除此之外,如果你在新西兰生孩子,女性还可以享受22周的带薪产假,休完以后有权利回来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而且新西兰还在计划推进男性产假的时间……



而在去年7月,新西兰还颁布了世界首例“家暴带薪假”,规定家庭暴力受害者能够享受10天带薪休假,以便他们离开伴侣找到新家,远离施暴者,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子女……



看看新西兰法律对雇员的保护和爱意

是不是有些感(嫉)动(妒)呢?



而此前,新西兰有些公司还主动做了一个动作,让人嫉妒到发狂……


就在前段时间

中国企业家们大肆鼓吹“996制度”,

引发国内加班族们的血泪吐槽的时候……



新西兰20多家公司,

在雇员们的一片叫好声中,

开始实施上四休三制……



就是一周7天,只上4天班,休3天,但雇员依旧拿每周5天的薪水!


你可能觉得,这能行吗?活儿做得完吗?


然而,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不少公司都发出了正面的反馈。


不仅员工美滋滋,

老板也跟着受益……



新西兰一家名为

Perpetual Guardian的信托公司

就是一家“上四休三”成功实施的公司


甘愿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有足够魄力的。说起公司实施“上四休三”的原因,Perpetual Guardian公司创办人Andrew Barnes表示:


“促使我这样做的是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上班族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而加拿大这一数字只有一个半小时。”


他发现,其实在工作日的5天中,员工并不能时时刻刻都保证高效工作。


所以,与其每天让大把工作时间白白浪费,不如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来让员工提高效率…


于是,Andrew Barnes告诉员工,只要4天能完成一周的工作量,就可以休3天。


“你提供高效生产力,换取额外一个休息日。”



上四休三开始实施后,他真的发现这个激励机制很有效,雇员们会从刷Facebook上挤出时间用来工作,平均刷社交网站的时间下降了35%。


而且


“我们的员工出勤率提高了40%,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高了50%,雇员的焦虑普遍下降,更多的雇员认为,相比五天工作制,他们现在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手里的工作。”


公司和员工就这样享受到了“双赢”。



现在,这种四天工作制已经受到了新西兰劳资关系与安全部部长Iain Lees-Galloway的肯定,


“我认为这非常有趣,而且我非常希望与任何一家正在研究为员工提供更为灵活作息时间的企业合作。”


他还强调,新西兰现行法律支持弹性工作制,


“现在实行的雇佣关系法已经允许雇主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同时允许雇主发放固定薪酬而不是小时薪。”



都这样了,新西兰人还在担心自己“过劳中风”。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开明的老板,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老龄化等问题,也都让我们每个人“过劳中风”的可能大大增加。


日前,新西兰主流媒体Newhub就提醒民众,未来10年里,新西兰全职劳动者的中风几率有可能提高40%。



新闻里举了一个例子:


来自Whangarei,年仅39岁的Reuben Williams在下班途中中风了,


“我当时都以为自己挺不过那个晚上了,”幸运的是,正好有一名医生路过,立即将他送去了医院,帮他捡回了一条命。



因为这个中风,他在医院里待了3个月,之后康复治疗了6个月,但到现在,还是有一只眼睛看不大清楚东西。


但他已经觉得自己相当幸运了,


“我当时病房里有3个年轻小伙子也跟我一样,遇到了中风,但他们没能被救过来。”



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但如今也有超低龄发展的趋势,


因为,除了老年、有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或者情绪易激动人群…


容易中风的另一类高危人群,就是那些生活习惯不良,比如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的,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


说的,好像就是你我呢…

但我们好像还没有重视起“中风”的问题

每天继续疯狂地“过劳”着



中风的后果,取决于脑的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


轻者,可能只影响身体的某一部位,如:面部、一侧上肢或一侧下肢;


重者,则可能是半身全部瘫痪,甚至猝死。


但正如前面文章提到的,及时、迅速的对中风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为你捡回一命。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中风,大家主要记住4个字母:F.A.S.T



首先看面部Face:是否有突然的麻木、下垂

然后看手臂Arm:是否突然出现无力

然后查查口吃Speech:是否突然无法流畅讲话,甚至失声

最后,如果有如上3个现象中的任意一个,请立刻抓紧时间Time:拨打急救电话,


新西兰的急救电话是111.




根据奥塔格大学的调查,2015年新西兰中风的数量为7231人,到了2028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10112人。


真的,


有时候大力出的不是奇迹,是悲剧……



前段时间,一条单亲爸爸因过劳猝死的新闻,让不少人心痛不已。


这名单亲爸爸来自福州,名叫林熙,与17岁的自闭症儿子相依为命。一晚夜班之后,林熙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他17岁的孩子。


在他的手机中,人们看到了10条他留下的短信。



不知道这位父亲是不是对自己的突然离世早有预感。在他敲下字的那些时刻,是不是对自己连轴转的状态早已非常担忧……


这一字一句全是关心与不舍的短信,就这样成为了他的遗言。


我们很难去体味他生前所承担的压力,也无法想象离开了父亲,这位自闭症患儿又该如何继续生活,


但我们知道,像这位父亲一样,拼搏在岗位上的人,还有很多,



除了深深的叹息,天维菌还一句发自肺腑的劝慰:


别再这么拼了,心疼心疼你自己!


因为,健康是一切的根基!健康没了,什么都没了!



扫二维码看更多精彩新闻


775491158096338

版权声明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评论须知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共( 条)